宝信软件,这两年持股体验非常不好,连续多年高送转,对股价杀伤力太大。笔者今天彻底放弃了宝信B,连零头碎股都彻底清掉。
建议大家还是远离高送转的股票,高送转拖累股价的例子数不胜数,爱尔眼科、宝信软件、兴齐眼药、华润三九。家电龙头大白马美的集团,我印象中好像2016年左右也有一次高送转,结果那两年股价一路下行,好在美的管理层长记性,从此没再继续高送转。
像爱尔眼科、宝信软件、兴齐眼药,这种连续几年多次高送转,在我看来纯粹找死。在十几年前,我们的股市还是核准制时,那个时候,因为整个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量相对少,但涌入股市的增量资金较多,也就是股少钱多,这种情况下,不论什么上市公司,高送转给股民送股,都算作利好,因为股票稀缺啊;但是现在已经是注册制了,整个市场上市公司数量来到了5400多家,市面上的股票数量,说的不好听一点,已经到了多得泛滥的时候了,现在的市场特点典型的股多钱少,在这种情况下,好多无知的上市公司管理层,还认为高送转送股对股民是一种“福利”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现在的市场,特别是聪明的价值投资者,大家都喜欢回购注销的上市公司,回购注销后,总股本数量减少,无形中增厚每股权益,势必带动股价上涨。
因为高送转这里面有个“送”字,大家感受上是白送的,应该得利;实质上,高送转好比上市公司这张大饼或披萨,每经过一次高送转后,就意味着被多切出几份,每一份的分量更小;这里面有个换位思考问题,很多人看不透,对于高送转之前已经持股的股东,本质上高送转对他没有影响,但是,高送转实实在在影响的是高送转后,准备新买入股票的潜在购买者,对于高送转之前并不持股的潜在购买者看来,一家上市公司经过多次高送转之后,就是披萨被分割的越来越小份,每股权益越来越薄,自然而然股价越来越低。
一只股票的股价,一般是由买家出价决定的,高送转因为每股权益摊薄,导致股价随之下降,也就吓走了潜在购买者,没有人愿意出价,反过来又继续带动股价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