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钢帘线龙头”到“机器人腱绳”——首佳科技的技术与产能位势

用户头像
港股研究社
 · 湖南  

首佳科技(0103.HK)作为中国钢帘线行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与全球化布局,不断巩固其市场地位。2025年公司被纳入富时全球指数,股价表现亮眼,2024年初至今市值上涨逾三倍。近期,笔者观察到,首佳科技近期延伸至机器人腱绳领域的战略举措,或将重构公司的价值逻辑。

2025年8月首佳科技团队赴星尘智能总部完成首次送样并开展深入技术交流,双方基于对绳驱前景共识,达成在腱绳上的联合研发的合作意向。星尘智能由腾讯RoboticsX背景团队创立,其AI机器人助理Astribot S1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亮相,具备高仿人复杂操作能力;星尘亦是国内首家实现绳驱本体量产的公司,工程实现能力突出。与这类“系统级标杆玩家”深度绑定,有望加速首佳的样机验证与量产导入周期。

笔者观察到,首佳科技通过在子午线轮胎用钢帘线领域深耕多年,已经积累了坚实的技术以及产能基础,旗下“东方”品牌口碑稳定、制造体系成熟,目前公司的钢帘线年产能达24万吨,并规划向30万吨精品产能迈进,这意味着其在材料设计、拉丝编织、涂镀与质量管控等环节拥有系统化的产线与经验,这是跨入机器人腱绳赛道的坚实底座。此外,公司多年钢帘线业务积累的“高一致性、低缺陷率、长寿命”制造哲学,可与机器人专项腱绳生产设备对接,快速形成以“高强度、低蠕变、耐磨折”为核心指标的产线标准化能力。

腱绳是绳驱机器人最关键的核心部件之一,类似“肌腱”,决定灵巧手等末端执行的精度、稳定性与寿命。与传统电机+减速器方案相比,绳驱更有望在小体积、高响应、低能耗的“三难平衡”中取得突破,推动机器人轻量化与安全性提升,这正是新一代人形/服务机器人走向日常场景的必要技术路径。

材料方面,制作腱绳的主要材料包括钢丝绳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对材料的关键要求是高强度、低蠕变、耐磨折、弯折无损。首佳科技长期在高强钢丝表面镀层、束丝成绳、疲劳寿命等领域积累深厚,具备将“钢帘线工艺学”迁移到“机器人专用绳”的天然优势。同时,公司已配置机器人专项绳生产设备以满足行业特定工艺与指标,这为后续快速放量奠定基础。

市场当前最关心两点:一是人形机器人的真实放量节奏;二是供给侧能否在成本—性能—一致性三角中找到最优解。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随政策支持与资本涌入,产业正处于“技术突破—成本下降—商业化落地”的临界点,预计2026年迎来更快增长。公开的市场资料显示,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有望达千亿美元级别量级,其中中国机器人市场在2025年预计突破1500亿元,“十五五”期间(2026—2030年)有望突破4000亿元;人形机器人被视为2025年量产元年,市场规模82.39亿元并持续增长。全球范围内,2024年人形机器人市场约10.17亿美元,2030年预计至1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超56%。这意味着核心部件(如灵巧手、执行器、传感器、腱绳)将迎来需求激增。在人形机器人全部爆发的背景下,2025年全球腱绳市场约12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12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约45%;

在这一行业快速发展的宏观图景下,凭借钢帘线时代锻造的制造体系,快速切入机器人腱绳成为首佳科技的“边际拐点”。

早在今年3月,首佳科技已被纳入富时全球指数体系,股价与成交活跃度在2024—2025年期间显著提升,并通过供股融资夯实海外与产线升级资金,显示资本市场对其“制造+出海”能力的认可。若腱绳业务在标杆客户处顺利导入并形成规模订单,叠加原有钢帘线主业的现金流,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有望逐步兑现。

笔者还留意到,首佳科技切入机器人,并非“孤军奋战”,其背后有首程控股在机器人生态的投资布局作为“牵引”。此次与星尘智能的对接,即源于首程在该领域的投资团队引荐。首程已投资宇树科技、星海图、银河通用、加速进化、松延动力等一批行业领先企业,具备对上游核心部件与整机的生态整合能力。这意味着首佳科技在腱绳的研发验证、场景试用、批量导入方面,拥有天然的“生态入口”。

若未来公司的机器人腱绳项目实现逐步落地和量产,公司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重提升,建议长期配置以共谋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的巨大红利。$首佳科技(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