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之前因为信邦的低估值(PE:5+ , 股息率:10%+)关注到这家公司,瞄了一眼财报,发现最近5年在手订单达106亿,而2023年收入为31亿,相当于至少未来3~4年收入端有了保障,买入没多久,股价即上涨超过20%+,所以想跟大家分享下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管理层及估值情况。
一、商业模式小结
1、主营业务为汽车配件tier 2供应商
2、主要客户涉及通用、特斯拉,销售区域主要在北美和中国
3、销售端销量稳定,平均售价稳步提升
4、成本端影响因素比较多,主要为原材料和员工成本
5、产能端新建产能影响较大(折旧影响),平均需要2年左右收回成本
二、商业模式详细分析
1、主营业务:以塑胶表面处理为核心技术,提供一站式产品设计服务,涵盖模具制造、精密注塑、塑胶电镀、表面喷涂、真空电镀、装配及全球物流与售后服务。产品主要为载客车辆的汽车内饰电镀零件,如内部手柄、车门饰板等,且已拓展至氛围灯、车载屏等领域。主要销售产品占比情况如下:
数据小结:装配件占比50%+,但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信邦不是提供单一产品,而是提供了从产品设计-> 模具开发-> 注塑->电镀/喷涂->组装的一整套产品服务,更多是连带销售,这也是信邦的竞争优势之一
2、客户及市场情况:信邦是中高端汽车产业链的tier 2供应商(2017Y 占比82%),其中部分零件属于tier 1供应商(2017Y 占比2%),公司提出的口号是成为1.5级供应商。主要直接和间接终端客户包含了通用汽车、特斯拉、蔚来、比亚迪(仰望系列)、北京奔驰、沃爾沃汽車等。主要销售区域占比情况如下:
数据小结:2023Y的主要销售区域在北美(47.0%),其次是中国(35.9%), 这里有个有趣的变化是2022Y以前主要销售地区是中国,后来北美的单价提得很高,从2022Y开始反而是北美占比更大。这里需要大家关注的是北美的销售将存在关税政策影响,虽然信邦已有墨西哥工厂及正在建设的马来西亚工厂(2025年底可运营),但这里依旧是不确定因素,后面文章会有详细分析
3、销售端情况分析:首先关注一下销售量和销售价格的变化情况,可以比较明显地发现,销售量在最近3年其实变化不大,这里面值得我们关注的一点是,平均售价一直在提升,可见公司的产品是有一定的竞争力的,在近期汽车的低价竞争中,平均售价还能一直在稳步提升,不过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要再进一步分析
数据小结:基本上 销量 * 平均售价 ≈ 总营收,销量近年变化不大,平均售价稳步提升,主要源于以下几点:
1)公司生产的是中高端的汽车配件,技术质量要求更高,在竞品中能够有一定的竞争力。与单一电镀产品相比,有更高的售价, 這些項目比傳統電鍍工藝涉及更多技術及更複雜的表面處理工藝。
2)通过调整不同类型的配件占比,高售价的配件占比提升也可提升平均售价
3)北美和欧洲地区产品以美元和欧元计价,近2年美元和欧元的汇率变动,也会影响平均售价
4、成本端情况分析:当收入稳中有升且未来订单金额明确时,那此时最重要的就是成本的情况了。成本不适合单独看,需要结合利润表,财报端的管理层讨论分析来看历年的变化情况,以此了解变化趋势。详细的历年产品成本信息和利润情况可详见下表:
数据小结:以2023Y为例,成本中直接原料占比35%,员工成本占比26%,折旧9.68%,船务运输4.42%,直接原料主要为塑膠樹脂(与原油价格相关)、電鍍化學品(硫酸鎳)及金屬零件(磷銅球),我们通过历年变化来了解会影响成本的因数主要有哪些。
1)2015~2017:毛利率在37%~41%之间,刚上市还被怀疑是否为老千股,毛利率过高,笔者认为基于前面产品类型分析,这个毛利率可以理解,且后续持续分红,已排除老千股嫌疑,不过前面这3年的数据,因为要上市,不排除有美化数据的影响,我们暂且将此3年当成正常年度的数据
2)2018:毛利率降低至36.6%,收入同比增长9.21%,但是直接原料和员工成本却同比分别增长14.9%和27.1%,这里面有一定核心因素影响是2018下半年无锡工厂的水處理設備的突然關停導致的產線暫時關閉,导致均摊的生产成本增加
3)2019:毛利率进一步降低至27.13%,收入同比增长3.94%,而原料、员工成本、折旧分别增加7.65%、28.28%、139%,这里面主要是a) 无锡工厂的停产影响了上半年的生产成本 b)墨西哥和常州的工厂投产产生了新的折旧,但并未产生可观收入。拆开来看,员工成本约增加1亿,折旧增加0.8亿,加回利润表则约等于2018年利润。
4)2020:毛利率为32.93%,收入同比降低-2.88%,成本端员工降本明显为-19.55%,主要为a)疫情封锁后工厂日常开销降低,管理层自主降薪、取消年底双薪 b)无锡工厂恢复了生产
5)2021:毛利率为27.56%(贼难受的一年),收入同比增加11.75%,而成本各项指标都飙升,利润降低明显,主要是:a)下半年原材料价格飙升(2021年的大宗商品变动)b)员工成本增加(墨西哥雇员翻倍455->1,153增加且工厂整体运营亏损)c)物流成本增加(海运堵塞,成本开销翻倍,占比低,属于次要因素)
6)2022:毛利率30.6%,收入同比增加24.67%,原料增加37%,其他指标属于与收入同等速度的增加,算是正常
7)2023:毛利率35.5%,收入同比增长7.63%,原料和员工成本仅增加6%和1%,主要原因是:a)原材料价格下降,特别是树脂和镍 b)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少了员工人数(6,059 -> 5,227),提高了人数
8) 2024H1: 毛利率37.34%,收入同比增加8.65%(平均售价同比增加11%),原料和员工成本仅增加5%和1%
5、产能端情况分析:通过对成本端的分析,大家可以发现产能端其实会对公司的成本和利润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来追踪分析下产能端的情况,具体数据表现如下:
数据小结:电镀产能基本从2020年后就不再增加了,随着无锡工厂的关闭,产能下降至3.6百万平方米,产能利用率2018、2019受到无锡工厂停产影响而下降,2020和2021年主要是疫情影响和墨西哥工厂投产后未能真正利用起来的影响,良品率则一直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近2年由于自动化水平的提升,良品率达到一个峰值。
在备忘一下历年来产线的变化:
2017 年惠州新建2条生产线(620,000 平方米和 360,000 平方米)
2018 惠州新建3條噴塗線以應對客戶訂單,390,000平方米将在2018投产
2018 年底投入运作,九江新生产线(700,000平方米)
2018年 无锡新生产线运营
2019年 常州生产线将运营(700,000平方米)
2019年 上半年 墨西哥首条生产线将落成(700,000平方米)
2019年 無錫生產基地有三條生產線因汰舊或搬遷而停止營運
2022年 九江工厂新产线将试运营
2023年6月 九江工厂调试
2024上半年,九江53,000平方米完成安装
2025年年底,马来西亚工厂将运营
三、总结
1、 公司营收稳中有升,未来订单确定性高(5年106亿),销售量整体维稳,平均售价稳步提升中(受汇率影响)
2、成本端影响因素多: a) 原材料价格(塑膠樹脂(与原油价格相关)、電鍍化學品(硫酸鎳)及金屬零件(磷銅球))b)员工成本 c) 物流成本 d)关税
3、产能端影响因素:a) 产能平均使用率(不能停产)b) 良品率(自动化将提升)
整体来看,投资这家公司需要操心的因素有很多,好在营收端稳中有升,确定性强,且商业模式存在弱护城河(很低):1)电镀的政策准入授权 2)终端品牌厂商一般不轻易更换合作商,主要认证过程比较长 3)规模效应导致的成本优势 4)全球化的布局,对比康臣药业,模式没有康臣好,好在估值更低些,对比德林国际,则好在营收端的确定性,但估值没德林低。
@珠海股怪 老哥有空还请帮忙掌目一二,真心求批评指正盲区所在哈哈~
重点信息强调:关税对北美和欧洲销售(墨西哥工厂占比15%)影响目前待定,行文较长,关于管理层和估值分析,留待后续继续分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交流一下
$信邦控股(01571)$ $康臣药业(01681)$ $德林国际(01126)$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观点,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请您务必带着怀疑的眼光看待我所有的数据分析,如果您能指出分析中的漏洞和错误,定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