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前段时间花在投资的时间少了,导致减仓部分仓位,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公司。之前乱翻翻都能找到PDD、康臣、耀才、乐信这样一眼定胖瘦的机会,现在可能要进入困难模式了。那就把不确定的机会多花点时间研究一下,目前小仓位持有陆控,因为胜率不确定,不过赔率高,所以自己反而需要多研究研究,跟大家一起讨论下,注意以下部分信息来自非官方通告。
一、关于业务经营情况
1)业务拓展:贷款余额稳定在2000亿,短期不会继续收缩,也不会快速扩展,经济好转,将稳步扩大规模
*备注:24Q4经营贷因利好政策,小微企业主贷款需求增加,导致新增经营贷款上升。25Q1经营贷回归正常200亿+水平,25Q2因关税,小微企业不敢盲目扩展,经营贷明显下降。消费贷受宏观经济影响更小,整体趋势稳步上升
2)风险控制:整体资产质量稳步好转,25Q2略有下降,需保持关注
*备注:由上表可看到,25Q1应该过去一段时间资产质量最好的一个Q(C-M3=0.8% | 90D逾期率 = 2.6%),大概还剩16%贷款余额需要转全担保,消费贷NPL持续稳定在1.2%。
3)利润展望:当前收入率约10%(即200亿),随自担保比例提升还将提升,目标利润率为2%~3%(即40亿~60亿)
之前由于平安保险调高担保费(接近翻倍),管理层只能转变业务模式,改为自担保,同时也透露未来平安保险如果降低担保费,也可继续合作,但从平安保险的未来安排,并无此计划。市场上要找一家能担保1500亿+的保险公司,几乎无可能,所以未来大概率只能走全量自担保的模式。
目前的盈利模型为:
a. 贷款平均年化利率为19.5%
b. 资金成本5.7%,担保成本4.2%,EPO Impact -0.1%,则收入率为9.7%
c. Sales & Marketing 占 2.0%、 Operating Expense 占 3.0%、 Credit Cost 占 5.5%,则利润率为-0.9%
以上盈利模型数据基本可以与已公告的24Q3财务数据对应上,由于自担保模式是一次计提未来12个月的Credit Cost,然而收入仅计算当前财务周期3个月的收入,我以一种毛估估的方式来测算未来可能的利润率,即把Credit Cost平摊到12个月,其中24Q3全担保占比64%,然后再乘以多计入的9个月,则结果为 5.5% * 64% / 12 * 9 - 0.9% = 1.74%。这个测算结果大概可以符合透露出来的目标利润率为2%~3%。结合行业的整体水平,个人预期的利润水平应该会在1%~3%,以当前贷款余额则利润约为20亿~60亿。
4)经营方向:以合规和稳定盈利为主,不追求盲目扩张规模。(大股东平安与小股东述求一致,看重长期发展的基本面,但没有分红述求,因为分红金额对大股东来说,体量太小了,这点不利于小股东)
二、关于财务调查
1)出问题的是2022年清退的财务管理模块,与当前主营业务并无关联
2)时间线安排:争取9月底完成2022Y~2024Y的财务审核,最迟计划是在10月底;25YH1及Q3争取在年内发布。
三、关于分红安排
1)之前100亿的特殊分红是规模从6000亿降低至2000亿,测算不需要的运营资金,拿来分给大家。(实际分了接近60亿,大股东以股代息,剩下40亿暂时无安排小规模特殊分红的讨论)
2)常规分红20%~40%,2024Y由前三季度测算可知,盈利为负,不会有常规分红。(但不排除剩下那40亿拿出一些来特殊分红,只是个人觉得概率不高就是了,主要为未来扩张留足资金且大股东无此述求)
四、关于可转债
1)到期后将寻求大股东展期的可能性,实在不行,则只能还上
2)大股东转股可能性低
五、个人展望
1)以当前的贷款规模及预期的经济转型速度,短期(1~3年)的利润水平范围毛估估在20亿~60亿之间,以当前市值再对比同行,不算绝对低估。但如果结合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情况,长期持有(3年以上),安全底个人觉得很厚实
2)按常规分红20%~40%,短期常规分红股息率其实不高,从这个角度看,短期持有只能承担波动,且不利于估值回归
3)催化剂:a)调查结束过程中,财务数据的逐步公布; b) 盈利数据的逐步好转
$陆控(LU)$ $陆控(06623)$ $中国平安(SH601318)$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观点,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请您务必带着怀疑的眼光看待我所有的数据分析,如果您能指出分析中的漏洞和错误,定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