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生物(SH600161)$ $沪深300(SH000300)$ 金秋双节十四五步入收官之“季”,若从企业所有者角度思考,似乎有必要留几行文字评价天坛的这些年。
学霸的这些年是建造行业超级航母的五年,虽是飘渺的映象,却在云雾中悄然启航,为其护航的兵器谱上写了些什么呢?
1.资源。独占鳌头的资源量,望尘莫及是同学们对学霸所能想到的唯一形容词。全国执业浆站337个,采浆13400吨。天坛拥有107个站,行业占比约27%,在营85个站采集2781吨,行业占比约20%。
这个行业原材料所具备的特殊的资源禀赋,关乎国之安全的战略物资,造就了行业门槛很高。拥有绝对数量优势的浆站是成为行业霸主的基石。
2.规模。生产企业(牌照)数量规模,7个。产品规模,15个产品,102个产品生产文号。产能规模,超5000吨,三大新质产能基地:成都永安、云南昆明、甘肃兰州,设计产能均为1200吨;成都永安基地的重组凝血因子车间更是未来一大重器。
群雄逐鹿,雄多鹿少,所以生产牌照很贵很难获取,它更像一种资源,但学霸却将它们构筑成规模;建设一个大规模的、新质产能的、最终“证照齐全”允许开工生产的工厂,绝不是简单的“房地产揉合钢筋混凝土速成班”,建设周期平均5年及以上。这个挂着“门牌”的工厂,门槛很高冷。
3.研发。人源与重组双管齐下的研发战略。在重组凝血因子类领域遥遥领先于其他同学。保持着对行业前沿创新的跟踪并进行前瞻性技术和品种的储备,在研包含血液制品和基因重组产品十余个。重点布局高浓度人免疫球蛋白、血源性凝血因子、重组凝血因子、微蛋白制剂等新产品,探索性开展细胞治疗开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上演着亘古不变的传奇。
从单位原材料中取得的产品收率和质量越高,或提取的品种越多,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越低,产品的毛利率越高 ,从单位产品获取的利润越高。有点绕口令,但只要记住这些来自于企业的研发水平。同时,一个重要的战略布局即“基因重组类血制品”研发,使得学霸的天花板大大的高于其他同学。学无止境,研无边界,哪天突破界线也未可知,但也带来不确定性。
生物制品企业终极竞争的兵器谱上、排名第一的、是平凡的四个字——“科学技术”。
4.销售渠道。
坚定不移推进终端医院网络建设,扩大进入终端的数量和比例。在全国30余个省级行政区,覆盖销售终端总数两万余家,其中三级及以上医院超900家,已基本覆盖除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以外的各主要省市地区。
我们如何评价渠道的优势呢?还得参考销售额和销售费用率。持续低水平的销售费用率(甚至绝对额都在下降)却带来销售额的持续增长,不断增长的销售额就是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和不断扩张的市场份额,很好奇这是怎么做到的?也许这就是渠道优势,渠道能算护城河吗?
5.央企背景。
记住下面两段话:
“实际控制人国药集团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综合实力最强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不带“之一”的)
“控股股东中国生物最早是由隶属于卫生部的北京、长春、成都、兰州、上海、武汉六个生物制品研发所联合组建而成,拥有丰富的产品线,覆盖人用疫苗、血液制品、医学美容、动物保健、抗体药物、医学诊断六大生物制品领域,为我国产品最全、规模最大,集科研、生产、销售以及研究生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生物制药企业。”
依托股东资源的优势,天坛实现了快速发展。何为赋能,唯我神坛!前四大神器是否缘起这一背景的光环?也许这才是天坛最深的护城河。
这些年的学霸已经建立起强大的竞争优势,想要被超越已经很难了。
十五五,天坛将做些什么来高墙阔河呢?加强资源整合、精深研发、开拓国际产业化、或是冲出原边界进入更广阔的生物制品领域……
说明:本人在雪球所有发言文字仅是个人思考记录,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阅读,多有纰漏,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