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主流共识:人民币出海

用户头像
巴菲特的雪坡
 · 福建  

今年电力板块表现很棒,尤其上海电力的表现引人注目,获得国际大行青睐。与此同时,国投电力也获得机构给予“买入”评级,而明星电力在电改持续推进下,积极拓展综合能源服务。

上海电力近期成为市场焦点,背后是 “资产重组+人民币出海”的双轮驱动。作为国家电投集团唯一的海外能源资产上市平台,上海电力已被明确赋予“电投国际”的战略定位。

这一地位不一般,意味着集团海外资产将通过上海电力实现证券化。

更引人注目的是上海电力在“电力人民币”战略中的独特作用。其土耳电厂成为全球首个全程人民币结算的海外燃煤电站。风电项目,也有部分电费采用人民币结算。

随着“一带一路”深化和人民币化推进,上海电力不仅输出电力,更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载体。

相比之下,国投电力走的是稳健风格。其核心优势在于控股雅砻江水电这一稀缺资源。雅砻江流域可开发水电装机规模可观,目前开发进度仅为一部分,后续成长空间巨大。

国投电力的稳健不失为一种投资智慧。水电资产一旦建成,便成为持续的现金流来源,这种业务模式具有较强的防御性。随着绿色能源理念深入人心,手握清洁能源资产的国投电力长期价值凸显。

明星电力作为区域能源企业,在辖区内具有供电市场的显著优势。公司拥有完整的供电、供水网络及服务体系。明星电力正从传统公用事业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公司利用发输配一体化优势,积极布局综合能源服务。随着电改持续推进,这类区域型电力企业有望焕发新活力。

上海电力国投电力明星电力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投资逻辑。

上海电力是成长性与题材性的结合,资产注入预期和人民币出海叙事提供了想象空间;国投电力则更注重基本面的稳健,依靠优质水电资产和持续分红创造价值;明星电力则立足于区域优势,寻求转型突破。

一位投资大V曾说过:“投资最重要的是找到一条又长又湿的雪道。”无论是上海电力可能带来的资产重估,国投电力依托水电资产的稳定增长,还是明星电力的转型潜力,都需要投资者有耐心陪伴企业成长。

投资有时候需要激流勇进,有时候需要静水深流。上海电力的故事可能更激动人心,但国投电力的稳健和明星电力的转型潜力也不乏是一种智慧。真正的成功属于那些能够耐心等待、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投资者。

真正的投资不是追逐短期热点,而是发现价值并耐心等待价值实现。

$上海电力(SH600021)$ $国电电力(SH600795)$ $明星电力(SH6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