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发股份(二):核心竞争力(上市公司自己总结的)

用户头像
黄中李
 · 江苏  

$宏发股份(SH600885)$

其实看宏发的历年年报和《宏发之路》这本书,就可以看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前道零部件环节的顶级设备:公司有好的设备和好的模具。比如公司的注塑机选择了德国雅宝(ARBURG注塑机,几百台),而非国产或日系(如东芝)的注塑机。公司在设备选择方面的一大要求是设备使用10年后仍不过时。在年报中,不时可以看到的顶级设备还包括欧日的各种冲床、磨床、电火花加工机床等。种种设备加持下,公司的注塑模具精度到达1μm;注模和冲模速度都很快。

公司第1次采购雅宝注塑机的时候,雅宝直言公司用不了这种高端设备,因为它都是全自动上下料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当时宏发确实不满足基本的使用要求。不过郭总不怒反喜,越发坚定了购买雅宝注塑机的决心。

设备这一点,让我联想到的公司包括$恒立液压(SH601100)$ ,基本都是进口的马扎克、大隈等等的机床。优越的设备是生产优秀产品的前提条件。

PS1:我们可以看出继电器这一行,要想做的好,其实是需要重资产的,虽然公司单个继电器价格才3元多左右。其他电力元器件公司如良信股份等资产都挺重的。

PS2:再发散一下,宏发凭借其注塑能力以及特斯拉的供应商地位;人形机器人轻量化部件(PEEK塑料)真的产业化时,宏发是完全有能力去参与的。

PS3:宏发也不是零部件百分百自制,也没有这个必要。比如做电触头的聚星科技(920111.BJ)的前五大客户,就有宏发股份

2)后道装配环节的自动化能力:在公司体系内,主要是厦门精合从事后到自动化产线的研制工作。早在1993年,宏发通过买进一条西门子放弃的D2继电器产线,逐步掌握了继电器自动化生产的能力。当时西门子方面也认为公司可能无法完成生产线调试,但最后公司还是啃下来了。

90年代末,公司还和台湾方面一家公司,试图联合开发继电器装配的自动化产线,但很不顺利。台湾方面最后撂下一句狠话,说宏发开发不出来自动化产线这种高端货,把郭总气的不行,导致后来宏发的合作伙伴中台企一直很少。

厦门精合真正走向成功,还是在本世纪初的事了。代表作包括研发了全球最先进的卷线机。制造业通常都比较苦逼,能称之为竞争优势的不多,但我认为自制设备或产线算是一个。让我联想到的公司包括

$豪迈科技(SZ002595)$ 创立之初就是做轮胎模具加工设备的。所以在轮胎模具制造方面,其竞争力是无与伦比的,尤其是轮胎模具加工专用电火花机床等。现在豪迈的五轴机床也做大了。

隆基绿能:早年硅片拉晶炉的控制系统是其自主研发的,性能很好。可惜第三方的晶盛机电的单晶炉性能也很强,导致隆基没有彻底拉开和对手在设备方面的差距。

福斯特:好多年没看这公司了,但印象里公司光伏胶膜生产线里有很多自己研发的东西。其行业份额一直在50%左右。

福耀玻璃:其玻璃生产线上很多核心、关键设备都是自主研发的。它是汽车玻璃市场的绝对王者。

3)宏发卓越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在历年年报中都可以看到,经过多年的建设,宏发的实验室检测能力非常强,获得诸多国内外认证。甚至可以承担第三方检测业务。

以上三点,可以说是宏发总结的其核心竞争力所在,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公司继电器产品质量卓绝,有一年年报中提到其继电器产品的不良率仅为0.06ppm,也就是说其每年30亿个左右的继电器产品,不良产品仅180个。质量控制之卓越可见一斑。

当然,公司质量卓绝,也与其追求质量控制的企业文化息息相关。早在本世纪初,公司就曾花费大额咨询费让松下电工(日本继电器厂家)的专家指导生产(可类比华为花咨询费请IBM指导管理变革),公司受此影响颇大,质量控制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下面一篇,我将提到我认为的公司的其他几个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