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些A股标的反复收割散户:套路拆解与避坑警示

用户头像
怀马克
 · 江苏  

在A股市场中,部分上市公司或背后资金通过内幕交易、概念炒作、业绩变脸等手段,将股价当作“收割工具”,让追高跟风的散户频频被套。本文聚焦方盛制药智飞生物路畅科技明星电力科恒股份古鳌科技、365网、珠江实业等曾被指存在“收割行为”的标的,拆解其常见套路,并结合近期走势,为散户提供风险警示。

一、方盛制药:内幕交易+概念炒作,“双轮驱动”收割散户

方盛制药的“收割史”集中体现了“消息操纵+股价拉砸”的典型模式,两次关键操作让大量散户损失惨重。

内幕交易“踩雷”重组,提前布局套牢跟风者

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2月,方盛制药与奇力制药洽谈整体收购事宜,这一足以影响股价的“内幕信息”,被董事长张庆华透露给关联人员。在消息未公开的“敏感期”内,梁焯森、周永发等相关账户提前大量买入方盛制药股票,试图借重组利好获利。

但重组谈判最终破裂,方盛制药股价在消息落地后快速下跌,提前布局的资金虽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张庆华被罚60万元),但跟风买入的散户却成了“接盘侠”——他们既不知情重组风险,也未察觉股价异动背后的内幕,最终在股价回调中被套。

蹭“工业大麻”热点,拉涨后“一地鸡毛”

2019年4月,A股掀起“工业大麻”炒作热潮,方盛制药迅速跟风,于4月8日晚间发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宣称拟在云南筹备工业大麻种植。这一“热点公告”直接点燃市场情绪,公司股价连续多日涨停,短期内涨幅超50%。

但细究便会发现异常:公告发布前一周,方盛制药股价已提前异动上涨,明显存在“消息泄露+资金提前介入”的痕迹。而在股价被炒至高位后,背后资金开始悄悄出货,随后股价连续大跌,从涨停高点到后续低点,跌幅超30%。追高的散户以为能蹭上热点盈利,最终却成了资金撤离后的“站岗者”。

近期走势与收割延续

从近期走势看,方盛制药股价在一个相对区间内波动,看似平稳,但公司核心业务竞争力未见明显提升,且市场对其过往“炒作”行为仍心存疑虑。一旦市场出现新热点,不排除公司再次通过“热点公告”吸引散户跟风,重演“拉涨-出货”的收割套路。

例如,若医药板块出现新的政策利好或技术突破概念,方盛制药可能会发布一些关联性模糊的公告,刺激股价短期上涨。散户若被股价异动吸引,盲目追高买入,很可能在资金撤离后,面临股价快速回落的风险,成为新一轮的“被收割者”。

二、智飞生物:业绩变脸+资金出逃,“基本面陷阱”套牢投资者

智飞生物作为曾经的医药赛道标的,近年因业绩大幅下滑、资金持续撤离,让不少信任其“基本面”的散户遭遇收割,核心套路是“业绩预期与实际兑现的严重背离”。

业绩“暴雷”,从盈利到亏损的“急转弯”

2025年上半年,智飞生物营收同比减少73.06%,归母净利润直接转为亏损5.97亿元,同比下滑126.72%——这与此前市场对其“医药白马”的预期截然不同。要知道,散户买入时往往参考过往业绩或行业逻辑,而智飞生物前期并未释放明确的业绩预警信号,突然的“变脸”让投资者措手不及。

更关键的是,公司核心业务依赖的疫苗代理与自研产品均未达预期,却在前期通过“行业赛道优势”维持股价,这种“用预期掩盖风险”的操作,让不少散户误以为“短期波动不影响长期价值”,最终在业绩落地后深套。

主力资金“提前跑路”,散户成“接盘主力”

从资金动向看,智飞生物近20日主力净流入为-8.83亿元,机构持仓量较2024年底减少4367.02万股,基金净减仓145家——这意味着专业机构早已察觉风险并撤离,而散户因信息滞后,仍在股价相对高位买入。

更危险的是,公司短期偿债压力极大:广义货币资金32.64亿元,短期债务却达87.27亿元,核心股东质押股价还疑似触发平仓线。这些风险信号未被散户及时捕捉,反而在“医药板块反弹”的情绪带动下跟风入场,最终在资金持续流出、股价跌破关键支撑位后被迫割肉。

近期走势与风险延续

近期智飞生物股价持续低迷,在低位震荡徘徊。尽管股价看似“便宜”,但这正是公司业绩不佳、资金不看好的体现。若公司后续不能在疫苗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股价难有起色。

而部分散户可能因股价“超跌”产生抄底心理,却忽视了公司基本面的恶化。一旦买入,很可能陷入长期被套的困境。此外,若医药行业出现新的竞争格局或政策调整,智飞生物可能进一步受到冲击,股价可能继续下探,让抄底散户损失更大。

三、路畅科技:重组“画饼”+实控人套现,“退市风险”下的终极收割

路畅科技的收割套路更具迷惑性,通过“重组预期”画饼,配合实控人高位套现,最终让散户直面退市风险,堪称“从炒作到退市”的完整收割链条。

实控人“精准套现”14亿,留下烂摊子

2022年,路畅科技原实控人在公司营收持续萎缩、完全踏空新能源汽车浪潮的背景下,通过股权转让套现14亿元后“全身而退”。此时散户尚未察觉危机,仍因“汽车智能化”概念对公司抱有期待,殊不知实控人的撤离已预示公司基本面难以改善。

重组“闹剧”反复拉扯,炒作后一地鸡毛

2023年,中联重科拟将旗下中联高机注入路畅科技,这一重组消息让股价短暂上涨,吸引散户跟风买入。但重组过程中暴露诸多问题:标的业绩异常增长、估值虚高、关联交易疑点重重,最终在2025年9月宣告流产。

重组失败后,路畅科技股价连续下跌,且因全年业绩大概率触发退市风险警示红线,散户不仅面临股价亏损,还可能遭遇“退市清零”的终极风险——前期因重组预期买入的资金,最终在“画饼破裂”后血本无归。

近期走势与退市阴霾

近期路畅科技股价在重组失败后持续暴跌,距离退市风险警示的红线越来越近。由于公司缺乏实质性的业务支撑和盈利增长点,股价几乎没有反弹的动力。

对于持有路畅科技股票的散户来说,面临的是资产可能归零的巨大风险。而那些仍心存侥幸,期望公司能“起死回生”而不愿割肉的散户,最终很可能血本无归。此外,即使有小概率事件发生,公司避免了退市,但其基本面的孱弱也很难支撑股价大幅回升,散户的解套之路依旧漫长。

四、明星电力:概念炒作+筹码分散,“钒矿预期”引散户接盘

明星电力的收割逻辑围绕“无实质进展的概念炒作”展开,利用“钒矿资源”热点吸引散户入场,再通过筹码分散、估值虚高完成收割。

蹭“钒矿”热点,无实质进展却炒高股价

明星电力曾多次被市场炒作“钒矿概念”,有消息称其关联公司拥有钒矿资源,但公司始终未披露明确的矿产开发计划、产能规划及盈利预期——本质是“有概念无落地”。即便如此,在2024 - 2025年钒电池赛道热度带动下,公司股价仍被资金推高,短期内涨幅超40%。

这种“只画饼不兑现”的操作,精准抓住散户“追赛道、赌预期”的心理,不少投资者因“钒矿潜力”盲目买入,却忽视了“概念到业绩的转化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的风险。

筹码分散+估值虚高,主力借机出货

从股东结构看,截至2025年2月底,明星电力股东户数虽有所下降,但人均流通股仅7891股,筹码仍高度分散——这意味着背后缺乏长期主力控盘,股价易受短期资金炒作影响。同时,公司滚动市盈率达29.23倍,显著高于电力行业平均的19.17倍,估值泡沫明显。

当“钒矿概念”热度减退,前期炒作资金开始撤离,股价随即进入回调通道,2025年3月24日单日换手率达22.24%,明显是主力借高换手出货。而散户因对“概念延续性”抱有幻想,在回调过程中持续接盘,最终被套在高位。

近期走势与概念反复

近期明星电力股价在经历了一波下跌后,又因市场对钒矿概念的些许传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但这种反弹依旧是基于概念炒作,公司在钒矿开发方面依旧没有实质性进展。

主力资金很可能利用这波反弹继续出货,散户若在此时被股价的短期上涨迷惑而买入,极有可能再次成为接盘侠。随着市场对明星电力“钒矿故事”的逐渐免疫,一旦概念热度消散,股价必将再次面临大幅下跌的风险,让追高散户深陷其中。

五、科恒股份:高负债+概念依赖,“固态电池”预期难掩流动性危机

科恒股份以“固态电池概念”为炒作噱头,却掩盖了高负债、诉讼缠身的基本面风险,让散户在“赛道热度”中忽视潜在危机。

蹭“固态电池”热点,股价脱离基本面

2024 - 2025年固态电池赛道受关注,科恒股份因布局锂电池材料业务,被资金贴上“固态电池概念股”标签,股价短期内随板块上涨超60%。但实际上,公司固态电池相关技术尚未形成规模化量产能力,也未贡献实质营收,股价上涨完全依赖市场情绪与概念炒作。

散户往往因“赛道风口”盲目跟风,却未深究公司核心业务仍以传统锂电池材料为主,且盈利微薄——这种“概念与业绩脱节”的上涨,本质是短期资金炒作,一旦热度退去,股价必然回调。

高负债+诉讼风险,资金撤离后散户被套

科恒股份的基本面隐患早已显现:公司资产负债率长期高企,且存在多起未决诉讼,涉及金额超亿元,流动性危机随时可能触发。但这些风险被“固态电池概念”掩盖,散户未能及时察觉。

随着板块热度降温,主力资金开始撤离,科恒股份股价连续下跌,从高点回调超50%。此时散户才意识到公司“概念有余、实力不足”,但已深陷套牢——高负债意味着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疑,诉讼风险可能进一步消耗现金流,股价缺乏反弹支撑,散户最终只能被迫割肉。

近期走势与持续低迷

截至2025年9月19日,科恒股份股价为13.80元,处于回落整理阶段且下跌趋势有所减缓 ,但仍掩盖不了其基本面的颓势。近期还出现了多笔大宗交易,成交价均大幅低于当前股价,如9月19日大宗交易成交价11.26元,折价18.41%,这表明市场对其股价并不看好。

在公司解决高负债和诉讼问题之前,股价难有起色。而部分散户可能因股价“超跌”而买入,却忽视了公司潜在的破产风险。若公司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股价可能继续下行,让抄底散户遭受更大损失。

六、古鳌科技:转型“画饼”+业绩低迷,“数字经济”概念下的收割

古鳌科技多次尝试转型“数字经济金融科技”领域,却始终未实现盈利,反而通过概念炒作反复收割散户。

频繁转型蹭热点,每次炒作后均回调

古鳌科技早年以金融设备为主业,后续先后蹭“区块链”“数字货币”“数字经济”等热点,每次发布转型公告或合作消息,股价都会短期上涨,吸引散户买入。例如2023年宣称布局数字经济产业园,股价短期涨超30%;2024年又公告与某科技公司合作开发金融科技产品,股价再掀一波小涨。

但每次炒作后,公司均未兑现业绩承诺:转型业务营收占比不足10%,净利润持续亏损,股价最终都会跌回炒作前水平,甚至更低——散户在“转型预期”中追高,最终在“预期破裂”后亏损。

业绩持续低迷,主力“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古鳌科技近5年净利润多数时间处于亏损状态,主营业务缺乏竞争力,却依赖“热点公告”反复吸引短期资金入场。主力资金利用散户“追新追热”的心理,每次炒作后都快速出货,留下散户站岗。

例如2024年合作公告发布后,股价上涨仅10个交易日,主力资金便净流出超2亿元,股价随即下跌40%——散户因对“转型成功”抱有幻想,在回调中持续买入,最终成为资金撤离后的“接盘侠”。

近期走势与炒作惯性

近期古鳌科技股价在相对低位波动,但一旦市场出现数字经济、金融科技等相关热点,公司股价仍可能被资金炒作。从2025年9月13 - 19日股价数据来看,虽有起伏但整体未脱离低位区间 ,不过其“炒作基因”仍在。

一旦公司发布一些似是而非的热点公告,股价可能迅速上涨,吸引散户跟风。但由于公司业绩没有实质性改善,这种上涨难以持续,主力资金依旧会在高位出货,让追高散户再次被套,重演以往“炒作-下跌”的收割戏码。

七、365网:资金持续流出+套牢盘积压,“弱势阴跌”中收割散户

365网的收割模式更为隐蔽,通过“弱势阴跌”消耗散户耐心,在资金持续撤离、套牢盘积压的情况下,让散户逐步亏损。

主力资金持续撤离,股价长期阴跌

365网近年主力资金呈持续流出态势,近5日资金流出额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近10日内主力无控盘——这意味着背后缺乏资金支撑,股价长期处于阴跌状态,从2023年高点到2025年低点,累计跌幅超70%。

散户往往存在“抄底”心理,看到股价持续下跌便认为“已到底部”,盲目入场抄底。但实际上,公司主营业务(房地产互联网服务)受行业下行影响,营收持续萎缩,净利润亏损,股价缺乏反弹动力,抄底散户不断被“套牢在半山腰”。

套牢盘积压+市场情绪低迷,股价无反弹希望

从筹码结构看,365网上方套牢盘积压严重,近一年买入的投资者多数处于亏损状态,且市场情绪低迷,缺乏新资金入场承接。这种情况下,股价即便偶尔出现小幅反弹,也会因套牢盘解套抛售而再次下跌。

散户在“抄底-被套-再抄底-再被套”的循环中持续亏损,最终因耐心耗尽被迫割肉——这种“阴跌式收割”虽不剧烈,却更磨人,散户往往在长期亏损中损失惨重。

近期走势与抄底陷阱

近期365网股价依旧延续阴跌态势,没有明显的止跌信号。公司基本面没有改善的迹象,房地产行业的持续低迷也让其主营业务难有起色。

部分散户可能会因股价的持续下跌而认为是“抄底良机”,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极有可能让他们陷入更深的套牢困境。在没有新资金介入和基本面改善之前,股价将继续在低位徘徊甚至进一步下跌,让盲目抄底的散户承受更大的损失。

八、珠江实业:财务危机+低附加值,“地产概念”下的价值陷阱

珠江实业作为传统房企,面临财务危机与业务附加值低的双重风险,却在“地产政策松动”的预期中被短期炒作,最终让散户套牢。

“三负”现金流+高偿债压力,基本面堪忧

珠江实业2025年一季度财务数据显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均为负数,呈现“三负”局面,资金链压力显著;短期流动负债合计11.62亿元,货币资金仅占流动负债的44.3%,短期偿债能力不足;应收账款4.03亿元存在回收风险,进一步加剧现金流危机。

但这些财务风险被“地产政策松动”的短期预期掩盖,部分散户因“政策利好”盲目买入,却未意识到公司业务以低附加值的传统地产开发为主,缺乏转型能力,政策红利难以惠及。

短期炒作后回调,散户高位接盘

2025年上半年,地产板块因政策利好出现短期反弹,珠江实业股价随板块上涨超20%。但由于公司基本面无实质改善,主力资金仅进行短期炒作后便快速撤离,股价随即回调,从高点下跌超30%。

散户在“政策预期”中追高,却忽视了公司“财务危机未解决、业务无竞争力”的核心问题——股价上涨缺乏基本面支撑,仅是板块热度带动的短期波动,最终散户在回调中被套,且因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疑,股价缺乏反弹可能,只能承受亏损。

近期走势与政策依赖

近期珠江实业股价随着地产板块的整体波动而起伏,但由于其自身财务问题严重,反弹力度远弱于板块内优质企业。一旦地产政策利好兑现或市场对政策效果失望,股价可能再次下跌。

散户若被板块短期反弹迷惑,买入珠江实业股票,很可能在股价再次下跌时被套牢。而且公司在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未来发展前景不明,长期持有风险极大,随时可能因公司财务恶化而遭受巨大损失。

九、散户避坑指南:5招识破收割套路,守住本金安全
面对上述标的“换汤不换药”的收割操作,散户无需陷入“怕错过、想抄底”的焦虑,关键是建立“先防风险、再谈收益”的逻辑,用以下5个可落地的方法规避陷阱:
1. 用“业绩三问”筛掉概念炒作标的
遇到股价异动的标的,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近1年营收/净利润是否有50%以上的增长?(排除“只涨股价不涨业绩”)
股价上涨对应的核心业务(如钒矿、固态电池)是否有明确的产能/订单/营收数据?(排除“画饼无落地”)
扣非净利润是否为正?(排除“靠补贴、卖资产粉饰业绩”)
像明星电力的钒矿、科恒股份的固态电池,若回答全是“否”,直接划入“不碰名单”,无论短期涨得多诱人,都坚决不追。
2. 盯紧“资金两个信号”,不接主力出货盘
通过Level-2数据和龙虎榜,重点关注两个危险信号:
股价上涨时,“大单卖出占比持续超60%”或“龙虎榜出现机构净卖出+拉萨天团上榜”,这是主力借上涨出货的典型特征,如方盛制药蹭热点时的高换手出货;
股价阴跌时,“主力资金连续3日净流出”且“无新资金入场承接”,如365网的长期阴跌,此时抄底等于“接下落的刀子”。
只要出现其中一个信号,要么果断离场,要么坚决不买。
3. 用“财务红线”排除雷区标的
打开公司最新财报,先看3个关键数据,有一个不达标就规避: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低于1.0:如珠江实业流动比率仅0.44,短期偿债能力不足,随时可能爆雷;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连续2年为负:如古鳌科技,赚的是“纸上利润”,没有真金白银流入,持续经营能力存疑;
资产负债率超70%且有未决诉讼:如科恒股份,高负债叠加诉讼风险,流动性危机一触即发。
这些财务红线是公司基本面的“硬伤”,不会因短期股价反弹而消失,长期持有必遭亏损。
4. 对“两类标的”坚决说“不”
无论市场情绪多热,这两类标的绝不能碰:
“退市边缘标的”:如路畅科技,业绩触发退市预警、实控人套现离场,哪怕股价短期反弹,也可能因“退市清零”让本金血本无归;
“转型超3次仍亏损标的”:如古鳌科技,从区块链转到数字经济,每次转型都炒作股价却始终不盈利,本质是“靠转型割韭菜”,再转10次也难改基本面。
5. 建立“止损铁律”,不跟亏损死扛
买入前先设定明确的止损规则,触发即执行,不抱“等反弹”的幻想:
追高买入的标的,若股价跌破5日线且3天内无法收回,立即止损(如智飞生物跌破5日线后的持续下跌);
抄底买入的标的,若股价创近期新低,或亏损幅度达10%,果断割肉(如365网阴跌中的抄底套牢);
很多散户的亏损从“小亏”变“大亏”,就是因为舍不得止损,最终被珠江实业、路畅科技这类标的拖入深套。
总之,A股市场从不缺“涨得快”的标的,但缺“跌得少、能稳住”的安全标的。散户与其在概念炒作中赌运气,不如用“业绩、资金、财务”三个维度扎紧风险的笼子——守住本金,才有可能在真正的机会来临时把握收益,而不是成为主力反复收割的“韭菜”。
免责声明
本文基于公开市场信息、监管处罚公告及公司财报整理分析,仅作为风险警示与投资思路参考,不构成任何具体的买卖建议、交易要约或操作指引。A股标的走势受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公司经营、资金博弈等多重复杂因素影响,过往“收割行为”不代表未来走势,投资者据此操作产生的盈利或亏损,均由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建议投资者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通过正规渠道获取专业投资顾问服务,并对相关信息进行独立核实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