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上已经很多大佬讨论过这只股票了,我也是把他们的分析看完了以后才认真自己在“抄一遍”他们的作业。算是一个自我梳理的过程。 #北方稀土#
写完回来觉得,这篇文章很冗长,也并没有太多营养,可能质疑(中国海关总署 2025-07-20 发布的月度出口统计数据:2025 年 6 月,中国对美出口“稀土磁体”353.3 吨,环比 5 月(约 46.5 吨)增长 660%,7 月该数据继续扩大至 420 吨,环比再增 21%)这段新闻的逻辑思路写的还能看看。大约在文章后30%。
一:
该股进入我视野的原因是因为,他的产品最近涨价很猛。---来源:网页链接
可以看到氧化镨钕价格已经到了接近63,而2024.11.20这个价格是41---(网页链接),一年涨了50%左右。
根据大而美法案:
元宝换算:2025年8月22日汇率,补贴价格110美元/公斤氧化镨钕 ≈ 78.5–79.1万元人民币/吨,较国内现货价(63.15万元/吨)溢价超24%。
我感觉这个价格应该是MP能发展下去的价格,并且老美希望以后稀土价格稳定在这里以上。毕竟公司连年亏损,还怎么做下去,怎么发展提炼技术,怎么发展产业链。并且根据经验,这种价格往往还会被打破。(涨破)
-------------------就像宁德定了碳酸锂的长协价格,但是这个价格最后还是跌破了。
这个属于一个价格锚点。
我们人力成本低,如果能稳定在这个价格,在老美稀土产业链没有崛起之前,稀土生意都会很好的,毛利大增。
且有卖方预测以后的轻稀土年增量都会在10%上下。
量价齐增逻辑。
二:
但是写着写着我发现一个问题,我觉得美国防部给补贴所以中国卖掉的稀土价格要上去了,这个逻辑有点太跳跃了。
我继续问元宝:我国稀土出口主要卖给哪些国家,分别占比多少?
---元宝答:美国,30%-32.6%,且7月美进口量大增。 ..............
问:继续上述问题,我依然没有明白,为什么设定美国补贴价110美元/公斤,会对我国的稀土价格产生影响。为什么MP不能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继续低价售卖稀土,毕竟亏损可以由美国国防部兜底。另外美国对中国稀土进口占比中国出口30%,这次国防部下场补贴,岂不是美国方面的需求减少了,为什么不会对我国的稀土价格产生负面影响呢?
---元宝答:1、MP当前磁材产能仅1000吨,短期无法满足美国30%的稀土需求,海外客户仍需依赖中国供应。
2、2025年稀土开采配额同比仅增3%,且未公开细节,加剧供应紧张。(之前说需求增量10%,等于有一个缺口)
3、价格锚定效应:重塑全球预期(这个应该是主要的,但是其实还是有点牵强)
其实AI的回答不令人满意,另外应用的都是一些头条号公众号。
我个人觉得就是:既然美国要放开手脚去搞稀土了,我们就没必要把价格压低了。本来压低一点可以让别人科技树点不起来,相关企业一直亏损无法做大做强,且也好卖,有利于国内科技树成长。但是补贴一出,对面这个决心就很明显了。压也压不住了,干脆就让稀土回到市场的价格去,那么110的价格是美国防部精心计算过的,市场也就慢慢会去靠到那个水平。
问:中国今年针对轻稀土的供给侧做了哪些优化?
---元宝答:1、配额增速从2023年的21.4%降至5%-10%,2024年实际增速仅8.5%(限制产能)
2、龙头集中度提升(巨头获配70%)
3、工信部推行 “一物一码”追溯体系,覆盖开采、冶炼、流通全流程,非法产能占比从10%降至5%以下,黑稀土流通成本大增。(打击非法回收、非法开采、以及走私)
这个问答也能印证上文的“既然美国要放开手脚去搞稀土了,我们就没必要把价格压低了。”的逻辑。
三:
回到股票本身,摘抄一下他的年报。
---2024年报:
1、国务院发布实施《稀土管理条例》,对稀土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有空读一读条例)
2、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2024 年)》(供给侧关键性文件。)
3、国家发改委公布《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5 年本)》(结合我其他的矿产股票持仓,有空也读读)
4、公司属于制造业门类 下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大类,属于稀土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小类。(矿在第一大股东包钢集团那里,原矿▶︎精矿▶︎氧化镨钕,我问了KIMI,这个比例在10:5:1,没核实过,原材料涨1000,到成本要乘以数十倍)
5、公司控股股东包钢(集团)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铁和稀土共生矿—— 白云鄂博矿的独家开采权。控股股东下属子公司包钢股份使用白云鄂博矿 石生产铁精矿后,着眼资源绿色化运用将尾矿浓缩产出稀土精矿,向公司 供应稀土精矿,为公司生产经营提供了稳定的原料保障。(上述4评论的链路)
6、报告期,在国家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 指标分配中,公司获得的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指标分别占指标总量的近 70%,且轻稀土增量指标向公司集中配给,是《稀土管理条例》管理的合法合规经营主体。(龙头)
7、研发费用上升23.10%,蛮好,虽然家里有矿,但毕竟是高科技公司,研发不能少。(哦不对...后来看到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 0.91,原来就是家里有矿。。。)
8、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公司利息支出同比增加(负债率四成不算低)
9、毛利低位。
这个公司的股价跟着毛利走的,周期股都这样,铜矿公司毛利影响的边际很大(而且低成本公司可以扛住行业低谷期开启并购),有空写个文章算算,雪球有大V抛出过相关问题。(我记得是藏格矿业还是兴业银锡的一个知名大佬)
10、
摘抄3里面的比例,决定了原材料精矿的价格变动,最后要数十倍反映于成本上。
11、前五名客户销售额 855,267.90 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 25.94%;(集中和不集中没有一定的对错,大牛股中际旭创集中度就很高70以上,茅台集中度就很低,对于稀土来说我觉得集中度低一点好,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稀土能卖给谁要讲政治,所以这个不是很重要)
12、报告期,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下达了 2024 年度稀土开采、 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开采冶炼都是有指标的!增速都是个位数,供需未来将形成缺口。)
问了AI:
回收,进口,采,冶都有指标。
13、插一段,非年报内容,思维跳跃了一下。稀土矿品位:选矿后的精矿品位:氟碳铈矿型 ≈ 独居石型 > 磷钇矿型 >> 离子型。白云鄂博矿属于混合型矿(氟碳铈+独居石),比老外的那些离子矿好多了。人工成本和开冶成本都低很多。
14、再插,热乎的新闻,周五下午三点多刚发布的新闻:把月度稀土流向信息录入工信部的信息追溯系统。(算是进一步落实了举措,就像924行情一样,精神文件早就有了,后面具体到险资执行,买买买,这个肯定算利好)话说我可能要周日才写得完这个文章
15、继续回到24年年报内容,2025 年生产经营主要目标:实现营业收入 372.17 亿元以上,利润总额 28.20 亿元以上。
(中国海关总署 2025-07-20 发布的月度出口统计数据:2025 年 6 月,中国对美出口“稀土磁体”353.3 吨,环比 5 月(约 46.5 吨)增长 660%,7 月该数据继续扩大至 420 吨,环比再增 21%)。----------这个信源存疑,但后文有解释👉
16.插播一个自己的疑虑,问元宝:北方稀土应该是稀土的冶炼环节的公司,但是似乎稀土开采和冶炼都有指标配额,我看到北方稀土也有开采配合,可是开采不是包钢集团的工作吗,为什么配额是给到北方稀土呢?
答:资源所有权与开采权分离的制度设计。包钢集团开采的稀土精矿需全部销售给北方稀土(关联交易定价),后者再用于冶炼分离
17.公司及子公司与关联方 2024 年度日常关联交易执行情况汇总表:采购原料 包钢股份 稀土精矿 协议价 18021.80 元/吨,交易金额85.5亿。(总表里营业成本296亿来着,原材料占了接近3成)
销售产品、提供加工服务 安泰北方 稀土金属 市场价 429737.35 元/吨 交易金额4.7亿。(营收330亿,忽略不计)
18.
两图结合,粗暴地概括:氧化镨钕+金属镨钕占营收50%,磁体材料占营收24%。这俩就是主营业务基本盘了。(另外我之前一直以为公司只是做冶炼的,原来磁材加工也做,磁材加工的附加值高多了,毛利高),这俩营收乘以毛利率最后得到的毛利润是基本差不多的。最后姑且先粗暴的把净利润给到原材料和磁材各四成的比例,等会看看能不能算算。
19.
有一点挺不解的,包钢那边的原材料80多个亿,总表里的原材料160个亿,还有啥原料成本?
20.斗胆算算15条提到的2025 年生产经营主要目标:实现营业收入 372.17 亿元以上,利润总额 28.20 亿元以上能不能完成。 372比330多10%出头点,算上稀土每年10%+的GAGR增速,在销售价格不低于2024的前提下应该问题不大。--------2024年净利润15.9亿,其中有7点几亿是四季度贡献的。哦,那完全没问题,他哪个目标太保守了,就是四季度乘以4。一季度不敢说,二季度绝对几倍于一季度的盈利,价格和量都不一样。先试试看粗暴地算,根据一季报,一季度利润总额4.5亿,单价为41,销量为X。二季度价格设为5月15日的价格44;已知6月销量环比6倍,假设销量为3X,二季度销量为4.5*3*44/41≈15,天哪,乐观情况二季度可能已经快完成了。
21.当然,上面的毛估估运算太不靠谱了,且公司已经给出了中报预估,盈利是在9亿左右。(这出入太大了...)我看看能不能精细化一下计算。
这是我在包头稀土交易所公众号查询到的数据,可以说比较权威了。可以发现这波氧化镨钕的价格其实是在6月才慢慢开始启动,7月8月才开始有抬头加速上涨的趋势。结合15条增长 660%的新闻,我觉得这个逻辑对了,就是需求暴增导致的涨价。那么刚刚设置的二季度销量是一季度取6/2等于3倍是错误的,应该是4,5月和一季度月均差不多,只有6月开始暴涨,所以销量应该设置在8/3倍。价格应该设置在42~43,算43。得(43/41)*(8/3)*4.5≈12.58亿。(嘿,如果下周三出成绩是这个数字,可以说越超预期了,但是这个还是很毛估估的运算,配额指标也不知道,成本也不知道,具体产品占比也不知道)-----PS:写完以后回头看发现真是经典散户YY情节。
一样意淫了,那干脆继续算算,值得想象的是第三季度,前面每个淡季月的销量都是X,价格都设为42。7月价格设为46,销量是6*1.2X,8月又价格暴涨,斜率高于6月,大胆一点设为20%增长,价格设为58,销量是8.64X,九月按照20%的涨幅,价格设为70,销量是10.368X,三季度YY利润为:1529.28X,一季度是126X=4.5,三季度利润=54E,这似乎有点太夸张了。-----PS:写完以后回头看发现真是经典散户YY情节。
假设全按照6月的利润来,9月价格停止在今天的63,算出来三季度利润43E
好像还是有点夸张,再保守只能假设6月份的销量不能持续了。
这直接让我对15条的暴增660%销量质疑了。我去AI搜了一下,还真没找到海关的信源,各种公众号百家号好像反复洗稿,说海关7-20发文说的。但是我翻了好久海关的官方网站都没有找到,7-18倒是有相关的信息发布。
这一步花了我好久好久。。。但最终还是有收获。先放可靠的消息:
稀土出口量大增,到了接近8000吨的水平,这个指的是稀土氧化物,信源:网页链接 海关总署
环球时报8月份的文章,是路透社的报道,也有720公布数据的说法。
反正我是没找到,我去网页链接找到了HS编码为85051110,28469019的数据,把2020年1月至今的数据下载下来。得出结论:同比增长660%应该是一个计算数据,而不是直接报道的原始数据,这个数据是真的,但是有一定的诱导性,容易让小白无脑买入股票。(我当时觉得翻倍不是梦。。。)
请看图:
真是难为了我这个电脑小白了... 可以看到磁材的出口量 4-5月份暴跌,所以有了6月6倍的夸张涨幅,但其实出口量也就是达到了年初一月份的水平,稀土的出口量一直在稳健的震荡增长。销售额达到了21年的水平,但是离22年的利润高点还差一些。
上面提到的稀土销售接近8000吨,图表里也能体现,
稀土氧化物的销量比磁体猛多了,但是因为价格的原因现在还不如20年,所以其实这个股票的增量可能还是要看氧化镨钕,所以股价确实是随着氧化镨钕的价格波动。
刚刚算着算着差点一时冲动以为挖到宝了,要全仓了。
这样的话二季度的业绩没啥期待了,应该就是预告的那样。
回归理性,我认为计算业绩最好的方法是取类比2021年,想象2022年。因为正儿八经算太困难了,精矿的成本不知道,配额的指标不知道,销售情况不知道,未来价格难以预测。
可以确定的是销量方面,不管是磁材,还是氧化物,都远超2021年。2021的均价貌似是60万元每吨(存疑),那么从8月开始可以滚动套用这个价格。
也就是202508-202608保守估计这12个月的利润60E,再加上按照MP的补贴价,达到2022年的利润高点是相当有可能的。
并且有趣的是,股价高点是在2021年的9月产生的,单季度的最高利润是在2021的年末产生的,单年的最高利润是在2022年产生的。
所以乐观估计的话,假如年末氧化镨钕价格冲到70+,结合牛市氛围,2200亿的市值并不是太离谱,至于再往上是不是看到3000E,要走一步看一步了。
呼,终于写完了,我也算是脚踩西瓜皮,尽自己能力做了一次邯郸学步一般的“研究”。
写后吐槽:
1:散户很容易受到某一条碎片信息的影响,然后给出一个很离谱的计算。让自己在错误的道路上亢奋前行。
2:机构应该早就算明白了。散户没有任何优势。我突然觉得指数类还是更适合我,我花很多力气可能得到了一些错误结论或者依然模糊的界限,但对于机构来说,可以做到以秒为单位的估值?并且随时一键爆破或者一键封板?(我今年的利润大头确实也是股指期货和期权,个股我觉得风险比不带杠杆滚IC/IM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