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日新材(光刻胶,固态电池,PCB,3D打印等应用广泛的上游光引发剂龙头)

用户头像
资产周期表
 · 陕西  

1.行业:

全国产量最大、品种最全的光引发剂供应商,具备十余种光引发剂规模化生产能力,产品市占率超30%,覆盖主流品种及专用领域。

公司主业光引发剂,用在UV光固化领域

下游涵盖轻工、汽车、食品药品包装、PCB油墨等涂料相关应用

光固化技术是高效、环保、节能的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应用于装饰建材、包装印刷、汽车部件、3D打印等领域,契合国家“双碳”与环保政策导向。
①涂料

UV涂料 (木器、汽车、电子)、UV油墨 (PCB阻焊)。据2025年8月6日互动易,公司有光刻胶产品可以用在CoWoP封装技术,可用于CoWoS封装技术的产品目前尚在客户端测试中。

②3D打印

光固化3D打印(SLA/DLP/LCD),完美匹配405nm光源,是桌面级3D打印机的核心引发剂,保证打印速度与精度。创造了全新的、高速扩张的“纯增量市场”,TPO是其主流技术不可或缺的核心耗材。

③LED

公司在原有针对光引发剂产品及生产工艺研发的基础之上,新开发出系列大分子光引发剂、低气味和 UV LED 光引发剂等新产品,并积极探索对多种型号光引发剂的混合复配使用,以及光引发剂与单体、树脂结合使用的研究开发。

UV-LED固化技术,解决长波固化难题,完美匹配UV-LED光源(385-405nm),是推动光固化行业向节能环保技术升级的技术赋能者。UV-LED的窄带光源(385-405nm)使TPO从“选择之一”变为“首选/唯一选择”,在庞大的存量市场中成倍放大了对TPO的结构性需求。

④PCB

9月1日,久日新材董事长赵国锋博士率队参访国内知名PCB及半导体直写光刻设备上市公司芯碁微装,并与$芯碁微装(SH688630)$ 董事长、总工程师及项目经理就激光直写(LDI)技术优势、设备光源特性及对光引发剂的技术要求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在光固化体系中,光引发剂与光源必须高度匹配:光引发剂吸收光能,转化为引发固化的自由基或阳离子,是实现高效固化的关键。然而在产业链中,材料(光引发剂)与设备(光源)分处上游,中间隔着配方厂与设备制造商,往往至终端才汇合,日常技术互动频次较低。

这种隔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匹配研发与快速应用。因此,久日新材积极推动与光源、设备企业开展多层次合作,通过联合开发、技术共研等方式,实现光源与光引发剂的功能匹配,拓宽光固化技术应用边界,助推整个行业向环保、高效、智能化方向发展。

⑤半导体

2020年8月拟收购徐州大晶新材(千吨级光刻胶及配套试剂项目)、大晶信息化学品(徐州)(年产600吨微电子光刻胶专用光敏剂项目),正式进军半导体电子化学材料领域。

优先突破光刻胶用光敏剂(PAC),下游覆盖面板类正性光刻胶及半导体g线、i线类光刻胶——光敏剂占面板正性光刻胶成本约60%(添加量仅5%),此前严重依赖进口,国产化是光刻胶大规模替代的关键。

技术壁垒硬:手握 118 项发明专利,主导 2 项光引发剂行业标准;光刻胶产品对标日本信越化学(性能相当,价格仅 60%),国内首款通过中芯国际验证的 g 线光刻胶 JPI-1310 就出自它家,缺陷密度<0.1 个 /cm²,达到半导体级要求。

技术护城河:光敏剂合成需 10 年以上工艺积累,光刻胶客户认证周期 2-3 年(2024 年已有 30 余家半导体客户在测试),后来者很难快速追赶。

久日新材控股公司年产4500吨光刻胶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其中面板光刻胶4000吨、半导体光刻胶500吨,为国产光刻胶规模化供应注入强劲动力。产品性能指标可比肩国内市场同类进口产品,部分型号已通过下游客户测试并实现吨级批量供货,订单量持续增长。

2024年11月试生产,目前9款g/i线产品稳定销售,若2025年产能利用率达 30%,光刻胶营收有望从 2024 年的134万元跃升至 1 亿元以上,成为核心增长极。

光刻胶:从 0 到 1 突破:4500 吨产能 2025 年 Q3 起逐步释放,若实现 500 吨半导体光刻胶销售(均价 80 万元 / 吨),可贡献 4 亿元营收(毛利率 40%);更长期看,KrF 光刻胶若 2026 年量产,能切入长江存储、华虹供应链,打开更大空间。
以中端市场(i-线、g-线光刻胶,365nm以上工艺)为切入点,逐步向高端ArF、KrF光刻胶领域渗透。

KrF 光刻胶研发进度落后于南大光电 (已通过中芯验证)、彤程新材(有百万元订单)。

⑥固态电池

全固态电池采用叠片、等静压等工艺,容易在极片/电芯制备过程中造成极片各种变形,进而引发短路。目前思路是对极片做绝缘封装,先用超快激光再极片上制痕(开槽),然后喷入UV胶形成隔离墙。这个和电芯包装上的UV喷涂绝缘层(替代蓝膜)有区别,固态电池里面的这个要求高得多。$松井股份(SH688157)$

久日新材参股公司天津普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进行固态电池相关方面的研发。

个股

根据公开信息,久日新材2018-2019年的光引发剂产销量数据如下:

- 2018年 :产量为10216吨,销量为11080吨,产销率约为108.46%。

- 2019年 :产量数据未直接披露,根据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专业委员会统计数据,中国光引发剂产量为4.7万吨,假设久日新材市场占有率仍为30%左右,则其产量约为1.41万吨。2019年光引发剂销量为14097吨,同比增长27%。

光引发剂(传统基本盘):全球市场规模约 50 亿元,中国占比超 60%。

久日作为龙头(2024 年销量 2.31 万吨,市占率 38%)。

2024 年我国光引发剂国内产能情况为:久日新材(2.3万吨,在建 0.3 万吨,15亿总收入,其中11亿光引发剂),强力新材 (1.7 万吨,在建 0.6 万吨,不到10亿收入)、沃凯珑(1.3 万吨)、IGM(1.2 万吨)、扬帆新材(0.8 万吨,2亿收入,占比30%)、固润科技(0.5 万吨,创新层15亿市值,对标下来日久也有60亿。

行业18-19年完成格局重塑后,20年进入扩产周期,底部运行了3-4年。

19年均价8.5万,23-24年均价5万,企业连续两年亏损。

- 2018-2019年 :行业曾因环保整顿引发涨价潮,当时久日新材TPO价格一度突破120元/公斤。

首先明确基础换算与涨价计算结果:

100元/公斤对应10万元/吨,每公斤涨5元,则每吨涨5000元,涨10元就是1万。

19年均价8.5万,23-24年均价5万、企业连续两年亏损。

以常见的光引发剂TPO为例,据2025年8月11日百川盈孚数据,其价格为95元/公斤,较前期有较大幅度上涨。

市场价格行情,2025-07-03,百川盈孚报TPO约83元/公斤、184约45元/公斤;

8月TPO一度上探至约95元/公斤,年内涨幅约26%。

2025年光引发剂市场,特别是核心产品TPO,经历了一轮剧烈的价格上涨。此轮价格上涨并非由单一因素驱动,而是一场由成本端的失控式暴涨、供给端的结构性收缩与突发性中断、以及需求端的全面复苏与新兴爆发三大因素罕见地叠加共振所引发的“完美风暴”。

光引发剂:量价齐升:2025 年环保限产 + 需求增长,价格预计再涨 10%-15%,产能利用率从 83% 提至 90%,带动营收增15%-20%,是稳定的 “压舱石”。

-同行业披露(久日新材):2019年申报稿显示其光引发剂1173单位成本约32.18–38.42元/公斤,含环己甲酸、三氯化铝、异丁酸等主要原料成本。

就算成本翻倍,70元每公斤以上也是纯利了。2024年产量是2019年同期的1倍以上。

当前国内主流TPO生产厂成本区间约为75–85元/公斤,即便80元,目前也在盈亏平衡点以上15元,单吨至少1亿以上,那么年化利润目前就在2亿以上了。

$久日新材(SH688199)$ 核心优势是 “上游资源把控”—— 通过控股张家界久瑞生物,独家锁定全球 70% 五倍子资源(光敏剂核心原料),将光敏剂成本降低 40%,比同行更有定价权。

更何况,2026年上半年:湖南H4酮、山东18,340吨项目集中投产/达效,光引发剂合计新增约2.4万吨(含H4酮一期环己甲酸)。

2024年光引发剂销量创历史新高,2026年新增2.4万吨产能投产后,总产能将达4.7万吨,市占率有望冲击45%;行业利润弹性大、且下游对价格不太敏感,同时玩家全是上市公司,大概率演绎协同挺价的情景。

成本以上,按价格每上涨1万元(部分牌号),公司增厚1亿利润。

2万吨,每吨2万,4亿盈利潜力。

久日新材4500 吨光刻胶项目(含500 吨半导体用)2024年11月试生产

目前 9 款 g/i 线产品稳定销售,若 2025 年产能利用率达 30%,光刻胶营收有望从 2024 年的 134 万元跃升至 1 亿元以上,成为核心增长极。

更长期看,KrF 光刻胶若 2026 年量产,能切入长江存储、华虹供应链,打开更大空间。

26亿净资产,其中9亿现金,30亿市值基础

4亿利润潜力*15倍估值=60亿

算上光刻胶部分,或者只要稍微给点估值弹性,就超过40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