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产机器人扎堆用镁合金,不是技术噱头,而是重量和成本算出来的最优解,对比铝合金和 PEEK 一目了然。
重量上,镁合金密度 1.7g/cm³,比铝合金(2.7g/cm³)轻 37%,比 PEEK(1.3g/cm³)略重但差距可控。对量产机器人来说,这意味着关节驱动能耗降 20%+,续航多 15%,尤其 AGV、协作机器人这类靠电池吃饭的品类,每克减重都是真金白银的效率提升。PEEK 虽更轻,但刚性不足,复杂结构得加厚,实际减重优势被抵消。
成本上,镁合金原材料 1.8-2 万元 / 吨,加工后约 30-50 元 / 公斤,比 PEEK(400-1000 元 / 公斤)便宜一个数量级,仅比铝合金(20-40 元 / 公斤)高 20%-50%。量产机器人单台材料成本占比约 8%-12%,镁合金这点溢价,完全能被轻量化带来的电机成本下降(小功率电机便宜 30%)覆盖。铝合金虽便宜,但重量导致的能耗和寿命损失,长期看反而不划算。
量产的核心是平衡,镁合金在 “重量 - 强度 - 成本” 三角里踩中了最优解,这才是它横扫机器人供应链的关键。$宜安科技(SZ300328)$ $星源卓镁(SZ301398)$ $力劲科技(00558)$
从镁资源源头看, 宝武镁业是产业龙头,坐拥约19.7亿吨白云石储量,年产能达5300万吨排国内第一。原镁产能从23年10万吨增至24年底30万吨,镁合金产能到25年底预计从20万吨跃至60万吨,市占率或提升至81%。
从铲子端看,镁合金压铸需特殊设备,跟现有的汽车铝合金等压铸设备有明显不同,其熔炼要惰性气体保护,传统铝合金设备无法适配。伊之密自2009年深耕,设备集成多项核心技术,新交付的6600T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实现关键突破。目前市场对机器人相关设备业务潜力认识不足,随着镁合金需求爆发,力劲股份、伊之密订单有望激增,业绩增长预期差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