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一朵喵: 我反对的是基于“资源崇拜”的粗暴逻辑进行黄金股的投资。
因为这忽略了将“资源”变为“利润”的漫长且充满风险的过程。它高估了资产的静态价值,而低估了商业模式的脆弱性和动态风险。买入融创、恒大就是这种思维的恶果,它们坐拥海量土储,但最终在债务和流动性危机中轰然倒塌。
这是我付出了很多金钱所收获的教训,简单分享。//@一朵喵:回复@一朵喵:当然,这两者商业模式天差地别,不能简单对比。
从最根本的逻辑层面来看,两者都是在赌底层资产价格的上涨,并期望由此带来公司价值的重估。
投资黄金股,本质上是在赌“金价”本身。 赌局的核心是价格趋势,储量 → (投入资本和运营) → 黄金 → 销售 → 利润 是其价值重估的路径,主要的风险是金价下跌导致利润缩水或亏损,但只要公司不乱上杠杆,很难直接破产清零,其储量依然是有潜在价值的。
而投资内房股,本质上是在赌一个“以信贷为核心的房地产金融生态系统”(巨额负债/杠杆 → 拿地(土储) → 再次巨额负债/杠杆 → 建房 → 销售回款 → 偿还部分负债 → 循环 这个过程是一个金融游戏)能够永远持续下去。不仅要赌房价上涨,还要赌银行会源源不断地给房企和购房者贷款。当这个生态系统因为政策转向而崩溃时,房企的“土储”非但不能重估,反而会因为附着在上面的巨额债务而成为压垮公司的“催命符”。
此外,金价和房价也是两码事。前者是全球硬通货,几乎没有对手方风险;后者流动性极差,不仅依赖于经济和人口,更依赖于一个国家的信贷政策、土地政策和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