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不懂也不会
 · 德国  

$纳科诺尔(BJ832522)$ 转载一篇研究中报的分析报告

中报发布,赢利的与盘亏的,价值投资与想短线想暴富的,心态不同、立场不同,相同信息的观点会大相径庭。

先声明:我是坚持长期持有的价值投资人。

先强调:立场不同的,盘亏的,不建议往向下看。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就是说说自己的理解,寻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先表态:认为别的股票比纳科强,您就赶紧走,别往下看,浪费您时间,打扰您情绪。

一、中报超出我的预期

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报收入/利润会向好,甚至大幅增长,显然对行业、对纳科不熟悉。

设备制造企业确认收入及利润是比较复杂的,大家可以在网上找《如何通过公开披露跟踪纳科诺尔及其行业》这篇文章细看(高凤勇)。

电池设备制造整个环节大约是这样的:签订合同、收预付款(部分客户)、生产、安装、调试和客户验收、客户付款确定收人、尾款等,整个环节下来需要6-18个月。所以不仅仅要看收入利润,还要看存货、合同负债等等

例如:公司订单争速增加时,合同负债大幅上升,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增加;

例如:订单增速与交付产品持平时,合同负债大幅减少,经营性现金流变差。

合同负责和存货就成了观察“公司新订单和交付转换”的晴雨表。2023年以来,合同负债、存货持续下降,但今年一季度合同负债及存货是同比增加的,特别是合同负债和现金流增幅很大。虽然收入和利润同比减少,但公司经营形势却在发生逆转。

这种现象是不是纳科独有,其实先导智能、利元享等公司都是如此向好,只不过纳科更好。

聊完背景,我们打开数据看中报:

1.收入略超预期及原因

2025第二季度收入24046万元,同比去年降12.3%,环比增3.4%

2025第一季度收入23253万元,同比去年降20.3%,环比增16.1%

2024第四季度收入20020万元,同比去年降13.5%

明明是下降,为什么超预期?

一是降幅收窄。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20.3%,但第二季度改善至-12.3%。

二是收入绝对值持续增长。二季度比一季度增环比增3.4%。

以上二点,说明在固态设备还没确认收入的情况下(固态电池合同落地都发生在今年7月及以后),传统业务收入逐季度上升,说明行业回暖,说明纳科同业竞争实力强,超出我的预期。

2.净利润符合预期及原因

2025第二季度归母净利2064万元,同比去年降58.83%,环比降33.4%

2025第一季度归母净利3100万元,同比去年降36.5%

2024第四季度归母净利1110万元,同比去年增40.5%

基于2024年第四季度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表,我们对归母净利下降有共识,但降幅是否符合预期呢?

纳科公司在半年报提到:“受行业产能‘短期供求错配’影响,部分电池生产企业扩产步伐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设备需求及验收节奏有所承压”。打开报表,我们看到:

(1)存货116102万元,比第一季度末增加9920万元。所有存货都是按客户下订单后生产的,但没有到验收环节,不能确认收入。如按半年报提及的22.62%毛利率算,约有2243万元毛利无法进表。

(2)销售费用866万,比第一季度末增加581万元。这些销售费用虽然带来的订单合同,但成本只能在本季度列支,不能被平摊。

(3)研发费用704万,比第一季度末增加512万元;

等等,收入还不能进收、利润还不能进利、成本只能列支等因素,都在影响收入和利润的表现。所以,这个季度收入或利润不理想,并不是生意差了,这两者之间有本质上的区别。

3. 订单远超预期

市场对2025年2月14日的2.35亿订单热议了很久,但看到半年报“在手订单20.1亿元”,突然感觉大家对2.35亿有点小题大作了。2024年全年营收10.54亿,今年上半年已实现“营收4.73亿+在手订单20.1亿”,很优秀!

订单是不是真的增加?从半年报原文可以得到佐证:

(1)应付票据较上年末增加5360万元,增幅800.01%,主要原因为销售订单增加导致支付 给供应商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所致。

(2)应付账款较上年末增加15392万元,增幅96.88%,主要原因为销售订单增加导致购买 的原材料增加所致。

(3)预付款项较上年期末增加984万元,增幅376.77%,主要原因为销售订单增加导致预付材料款增加。

4.技术研发超预期

半年报显示:“公司已掌握干法电极、锂带压延、电解质成膜、转印等设备制造的多项技术,部分产品已经交付给客户”。在特别特别重要的等静压设备,设备已研发出来,正在客户验证环节。

(1)干法成膜:省去干燥与溶剂回收环节,解决了溶剂残留与硫化物电解质反应的兼容性问题,成为固态电池量产的必备工艺。而且降能耗30%以上,且单GWh设备价值大幅升至3000万以上。纳科诺尔已向广汽交付首台高速宽幅干法设备。

(2)电解质转印工艺:解决了固态电解质膜易开裂、与电极界面结合不牢的行业解题。

(3)锂带压延工艺。能有效抑制枝晶生长,循环寿命及能量密度大幅提升。

上述三项工艺突破,解决了固态电池中的能耗、界面、安全性等三大核心问题,有效推进了固态电池子产业化进程。

相关时点记录如下:

7月3日建成国内首条且行业唯一的0.1GWh干法产线。

7月19日和24日分别向头部客户交付干法设备;

8月5日行业首台锂一次电池干法设备交付(这是跨界输出);

8月5日上汽清陶半固态电池年底交车(用的是纳科的干法设备)

特别提示:干法技术在传统液态电池开始应用,用于降低生产成本。传统优势领域技术升级带来新的收入增长,对行业、对纳科至关重要。

纳科正从辊压设备的细分龙头,向平台型全线产品企业过渡。有人对未来成长空间给出3X的预定。

5. 机构认同度上升

一是半年报数据。2024半年报没有任何一家机构,2025半年报多了5家机构股东,而且除南方绩优一家有减仓动作,其他4家机构都是大幅增仓。第二季度要机构持有的股数比第一季度增加1倍到1500多万股

二是大股东主动中止减持。京津冀计划减持224万股,结果减到63万股就主动放弃减持。

三是上调评价及预期。有几家证券机构评级由“增持”调整到“买入”,有机构将2027年的收入预测调到35.56亿元,利润调到5.44亿元。

6. 估值仍然有优势。

截止8月22日,主要设备股票的市盈率如下:纳科88.79>宏工科技122.88>利元享154.01>曼恩斯特410.09。

能看到这里的人,是十分看重的是0到1的收益。资金是聪明的,会在“未来行业+细分龙头+估值洼地+技术确定+潜力无限”中寻找到小纳。所以我的观点是“坚持价值投资,抓住主升浪,别踏空更重要”。

以上仅是我一家之言,您千万别当作投资依据,千万别误导了你的判断和操作。我也在不断地对上述观点和数据证伪,也请志同道合之人对相关数据及观点提出疑问,一起研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