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实益达的25年画成一条线,你会看到一个标准的“深圳曲线”——从电子代工(EMS)起步,追赶一次“互联网+”的热点,又在周期拐点里回到制造的基本盘,顺手把业务做成了两条腿:一条是智能硬件制造;另一条是智能终端产品。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把“会发光的灯”和“让工厂运转的器件”,同时抓在一家公司里:前者面对消费与工程照明需求的冷暖,后者贴着制造业与新能源设备链的景气起伏。
先看账,一家“现金向上、利润回撤、四季度踩雷”的典型样本,把2022–2024年的核心指标摊开:营收基本稳定在6亿元上下,2022年6.38亿元,2023年5.94亿元,2024年仍是5.95亿元(同比微增0.07%)。净利润波动较大,2022年1.44亿元,2023年1,046万元,到了2024年转为亏损2,341万元。经营性现金流却显著改善,2024年净流入8,356万元,是2023年的2倍多,且远胜2022年(为负)。这意味着经营活动在“收现能力”和“营运效率”上其实在修复。
为什么会出现“现金流好转、利润下去”的错位?把2024年拆成季度看更直观:Q4一次性亏了5,038万元,把前三季的盈利一把吞没;扣非净利也显示Q4承压(前三季基本正数,第四季转负)。
两个关键解释:其一,公司在2024年度计提了存货减值,并核销了部分其他应收款;其二,对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在年末进行了公允价值重估。这些会计处理都直接击穿了当期利润表(但不等于现金流出)。如果你做过实业就知道,这是典型的“资产端清理+谨慎计量”,短期难看,长期能把资产负担减轻。
到了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约1.41亿元,同比略降,但归母净利约1,327万元,同比小幅提升,说明利润结构在“轻装”后并未恶化——至少开年没有继续“掉坑”。
金豆每日会在蛐蛐TA小栈分享小故事,再继续聊~
..........................................................................................................
金豆蛐蛐TA小栈
在风口上起飞的,不一定是鸟,十年前,我认识一位朋友,赶上了电商的第一波浪潮。那时的他,不懂供应链、不懂运营,只是因为早一步入场,靠着市场红利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几年后,他以同样的方式押注直播带货,却发现钱像沙子一样从指缝溜走。
我问他:“为什么第一次能成,第二次不行?”他沉默很久,说:“第一次,我踩在的是风口;第二次,风口在,但我没有长出翅膀。”
商业世界里,风口确实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在风口之外的“结构能力”——判断趋势的眼光、持续迭代的产品力、以及承压时的现金流管理。这些东西,外部红利不会永远给你,它们是你唯一能带走的资产。所以,别把成功归因于运气。风停时,唯有会飞的鸟才能活下来。风起时,它们不仅飞得高,还飞得远。
商业这点事儿,聊聊就懂了。每日20:30更新商业案例。
..........................................................................................................
路线的弯与直,从“数字营销”回到“硬件制造”的现实主义,翻回更早些年的年报与公告,可以看到实益达的“回环路线”。公司1998年创立,2007年上市,是国内较早的EMS上市公司。2015年前后,它收购了顺为、奇思、利宣等数字营销资产,甚至一度把证券简称改为“麦达数字”,以“智能硬件+智慧营销”双轮驱动自居——这是那轮“传统企业互联网化”的抬升期;而后几年,营销行业供给侧激增、投放生态内卷,公司再度回到智能硬件为主的打法,2021年起沿用“实益达”的简称与定位,硬件制造与LED智能终端构成主线。
这种“弯回去”的动作,并非个案——它是现实主义:数字营销在存量平台生态里,争的是买量与转化,议价权在平台与大客户;硬件制造的生意虽然辛苦,但客户关系与工艺壁垒更可沉淀,且能搭住半导体设备、逆变器、车载电子等更长坡的结构性增长带。公司在年报里把硬件主业拆成“工业级设备+新能源相关产品”与“LED智能照明”两块,战略指向非常明确。
一冷一热,左右实益达的两个风口
LED照明:寒意未退,往“智能化/高附加值”靠拢,TrendForce/LEDinside对2024–2025年全球LED照明市场的判断很谨慎:2023年产值下修至约585亿美元,2024年即使温和恢复,也偏存量替换与结构升级;到2025年,通用照明仍承压,但“智能照明/专业照明/更高光效与人因健康”成为亮点,智能照明2024年产值增速约17.6%。这意味着,靠单纯常规灯具拼量的时代越来越难,ODM厂与渠道品牌都要往“可控、场景化、系统化”升级。
对实益达而言,这与它在终端侧的定位吻合:ODM+自有品牌做解决方案,而不是只卖“一个灯”。但行业大势决定了这条线短期难有爆发,更多是守住毛利、靠产品升级“慢变量取胜”。
半导体设备与新能源电力电子,高景气链条带来的“零部件机会”,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创历史新高至1,171亿美元(SEMI),我国连续多年是最大市场,2024年占比约40%。AI算力驱动的先进制程投资与HBM拉动,使得前段设备与后段封装测试都在恢复;这对设备零部件与非标件供应链是确定性增量。
新能源侧,2024年光伏新增装机2.78亿千瓦、累计装机8.86亿千瓦,风电与光伏消纳率保持在95%以上,这意味着逆变器、储能、功率器件与配套电力电子的需求底座依然厚实,只是价格与竞争格局在洗牌。
把这两条风向叠加到实益达当前的业务上,你会得到清晰的视图:
设备零部件/工业级产品,贴着半导体与新能源制造链的投资周期,有望带来量的稳步扩张;LED智能照明,更多是结构性升级驱动的“以质取胜”,难以靠“量的扩张”明显推高营收;两者共同的外部变量是海外需求+汇率,这也是公司在2025年制度化外汇对冲的原因。
把“经营动作”翻译成人话:它在忙哪些正确的事?
清库清账,2024年的存货减值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重估,本质上是把过去的“隐性问题”显性化。短痛之后,周转率与真实盈利能力的对比会更干净。
资产侧“轻一点”,年报列示了2024年多笔处置参股公司股权、理财与票据池等资金管理动作,逻辑是降低非主业资产的波动,把现金尽量“握在手里、用在生产上”。
因为它像极了中型制造业的一面镜子:有规模但不巨无霸、在风口边缘却不在中心、现金流正在好转、利润表偶有“清理式疼痛”。这种公司成败的分水岭,不在一两季的利润曲线,而在它能不能在有技术门槛的细分环节里,把“工程化能力+交付可靠性”磨到客户离不开。你可以把实益达的2024年理解为“打扫卫生的一年”:营收守住、现金回暖、资产更干净;你当然也可以用更严厉的标准,说它还没提出足够有野心的增长曲线。
这两种看法都对——商业世界从来不是非黑即白。关键在于,它有没有把筹码押在更“长坡厚雪”的那条腿上。而目前的披露与行业数据,给了一个谨慎但不悲观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