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源股份

用户头像
火麒麟儿
 · 广东  

在很多人眼里,创源股份做的是“最不性感”的东西:笔记本、卡片、手工玩具、家居小件,以至近几年的居家健身器材。但正是这些“看上去谁都能做”的小商品,让公司在2024 年把营收拉到 19.39 亿元、归母净利 1.08 亿元,并在 2025 年上半年继续稳步增长,经营性现金流由负转正。这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套可复用的经营逻辑在起作用。

创源的底盘来自“文教休闲”这条老赛道:时尚文具、手工益智、社交情感是它起家的产品谱系,国外用户基础深、SKU 复用度高、更新速度快,天然适合“大节奏小批量”的柔性生产。公司自己给出的业务切面显示,六大类产品仍然是整体框架——文具为主、运动健身与生活家居为第二与第三曲线。重要的是,这不是“摊大饼”,而是围绕海外消费场景去扩列:同一个家庭用户,在同一个平台,被同一套供应链、选品和内容语态反复触达。

真正改变公司增长斜率的是跨境零售的组织化能力。早期外销更多依赖 B2B 客户,如今公司把一部分增长抓在自己手里:海外直营零售与平台零售并行——文教/家居由“美国智源”等主体深耕平台侧,居家健身则由睿特菲(RITFIT)主导,先在亚马逊上做透 SKU、口碑与服务,再逐步把流量引到自有官网与线下体验,订单结构从“纯平台”转向“平台 + 自营”的更健康配比。公开披露的半年报与权威媒体梳理里,能清楚看到“亚马逊为主、官网为辅”的路径,以及 2025H1 在北美官网的收入占比显著提升,这意味着品牌资产开始沉淀在公司账户而不是只停留在平台账户。

商业这点事儿,聊聊就懂了。每日20:30更新商业案例。

很多国内出海品牌在“跨境电商的春天”里遇到同一个天花板:做得越久越像一个“懂广告投放的贸易商”。创源的做法更接近“把供应链做成产品力”的老派工业范:非标设计 + 敏捷迭代+ 柔性制造被公司写进了经营底层,SKU 的复杂度与周转的节奏被同一套系统管理。你从财务侧能读到它的效应:2024 年收入与利润双双 40%+ 的增长,2025 年上半年在营收、净利、ROE 上继续按部就班,且经营性现金流转正——这说明增长并非靠一次性的价格战或补贴换来的流量,而是把“多品类、多渠道”的复杂度稳定装进了流程里。

再看“第二曲线”。居家健身看上去和文具八杆子打不着,但它与公司既有能力高度同构:同样是标准件+非标件组合、同样是需要持续上新以维持内容密度、同样是平台+自营的漏斗转化。公开资料显示,睿特菲 2024 年实现了三位数增速,2025H1 的运动健身产品毛利率在 40%+,而北美官网与线下体验店试点意味着品牌开始跳出“平台原生”的单一生态。对一家以出口见长的企业来说,这相当于在利润表里插入了一条“自有品牌溢价”的长期变量。

当然,跨境的长坡并不平坦。平台规则、渠道费用、汇率与关税、供应链波动、地缘政治,任何一环都可能让单季表现失真。创源在年报与对外沟通中给出的应对是“多市场 + 产能外溢 + 客户结构分散”:越南基地早在 2019 年布局,欧洲与东南亚的开拓与国内市场的补位是对冲单一区域风险的做法;而在客户结构上,传统 B2B 大客户与跨境零售并存,平衡了回款与增长。关键是节奏管理——让“扩产、扩品、扩城”三条线的速度始终服从现金流与费用率的红线,而不是被单一爆品牵着跑。你从 2025H1 的现金流改善上,能看到这种“逆风不失速”的能力。

创源的“商业正确性”还来自合规与信息披露的克制。2024 年度财务决算由立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商誉减值测试也按期披露,六大类产品与三大板块的口径前后一致,避免了“讲故事换赛道”的喧哗。

把这些事实拼起来,你会得到一个相对罕见的画像:这是一家用“细分小商品”承载“重管理”的公司。它并不靠“单点爆红”,而是把不同品类的相似“工程学”——选品逻辑、内容密度、柔性制造、渠道结构——复用到多个 SKU 宇宙里。它的增长来源不是一个超级叙事,而是大量看起来平凡却可被不断复现的动作:一次上新、一次补货、一次差评闭环、一次渠道迭代。财务曲线之所以干净,是因为背后那套“把复杂度收编为流程”的能力,正在为它贴现。

不光要盯着总盘子,还要盯“结构”。运动健身与家居的“品牌化率”,决定毛利的天花板;跨境零售在“平台/自营”的配比变化,决定组织的长期确定性。把这三者放在季度与半年度口径下持续观测——配比是否在向“更健康”的方向移动,现金流是否与营收节奏同频,海外区域是否更加分散——你就能判断这家企业漂亮度。

#创源股份# #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