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重估的机会?

用户头像
壹壹陆思考
 · 福建  

世界上的商业模式一共分为两种

一种是

羊毛出在羊身上

大部分直接提供产品与服务的公司就是这类

用户就是客户

比如苹果 麦当劳 农夫山泉 英伟达 京东

收入就是销售的产品或服务

另一种是

羊毛出在猪身上

所有流量类的公司基本就是这类

用户与客户分属不同群体

比如今日头条 微信 Meta 谷歌

收入主要是广告

值得一提的是

淘宝属于这一类

因为它的主要收入是向商家收取的广告费

美团本质上也属于这一类

分众传媒

线下广告营销的龙头企业

一家公司的利润顶得上中国所有线下广告公司了

120亿收入

50亿净利润

十几年如一日的赚钱机器

数钱数到手软

一直被敏敏称为中国最牛的商业模式

但它也是独孤求败

一眼望去

千里之外都看不到竞争对手

因为都被它收购了

特别是4月份收购了号称第二的新潮

这是个典型的规模经济效应巨大的模式

目前是近乎垄断的市场地位

但这也意味着它增长受限

的确如此

过去十年它基本没增长

所以它目前的股价也就是十年前的水平

以分众这种近乎垄断的行业地位

理论上应该是有很强的议价能力

当然目前也已经很强

40%+的净利率全A股也找不出几家

但问题是它的议价能力还不够强

除了近些年被线上平台分流很多广告费外

分众其实有一个致命的问题

就是广告效果不可追踪

特别是在广告主

越来越关注转化效果与交易结果时

很难用数据来精确量化投流效果

这就造成它比线上广告要差一个量级

所以在议价时腰杆总是硬不起来

但现在情况似乎有些变化

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应用

分众宣称已经与淘宝 抖音等平台

实现数据回流

建立起全域衡量体系

完成曝光人群的销售转化追踪

虽然没想明白这种是如何实现的

最近的分众与支付宝合作的

"碰一碰 抢红包"

应该就是新应用的体现

如果分众真能解决数据追踪的问题

那它的腰杆就可以硬起来了

市值重估应该也不远了

最近股价似乎已经开始蠢蠢欲动

乐歌股份

就是在2020年疫情期间

与某家基金经理口水战的那家

A股人体工学第一股

产品包括升降桌 人体工学椅 智能沙发等

主要做海外市场

年收入30亿左右

应该有10%左右的净利率

2020年时

公司发现跨境电商市场火爆

就将自家之前的海外仓开放给第三方使用

之后发现需求比较大

决定加大投入

海外仓业务随即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由于公司之前有近20年的海外业务经验

海外仓业务发展迅速

收入从2021年的1.7亿

猛增至2024年的24亿

2025年上半年更达到了16亿

占比超过了原有的人体工学业务

按这个速度下去

今年海外仓业务40亿也有可能

再加上原有的人体工学业务

全年估计得有70亿

搞不好明后年就得有百亿级的收入了

而2020年公司才不到20亿收入

海外仓业务本质上属于物流

只不过由于涉及跨境交易

比本土物流会稍微复杂一些

前期也需要较大的投入

乐歌的借款也急剧增加

从2020年的11亿

到2025年上半年的21亿

好在乐歌原有业务还不错

每年有个3亿左右的利润

新增的海外仓业务

似乎盈利周期也不是太长

只要公司把握好投入节奏

短期应该还不至于失控

虽然美国的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取消

对跨境电商有一定的影响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出海

跨境电商目前整体上应该仍处于高景气赛道

而且

乐歌主要定位于大件商品

不受上述政策变更影响

相比其它的竞争对手有一定的差异化

同时自身以前就是做跨境产品销售的

在整个流程及用户体验上稍有优势

这个从它四年爆发式增长中也能看出来

纵腾集团

是跨境物流的龙头企业

年收入应该有300亿左右

今年4月

以6.4亿元现金收购A股公司绿康生化的控股权

被视为有借壳预期

乐歌目前是50亿的市值

如果它目前这种快速增长的势头能保持

冲到百亿收入

第二曲线就成形了

虽然也许不是那么性感

但能在四五年时间收入翻五倍

相信市值会有重估的可能

毕竟

现在市场中能保持如此高增长的公司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