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奶业务助力增长,蒙牛挑战中见转机

用户头像
凤凰WEEKLY财经
 · 北京  

2025年上半年,在面临原奶供给阶段性过剩和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的双重压力,且乳制品行业供需矛盾持续存在的境况下,蒙牛努力找寻突破口。

蒙牛的鲜奶业务是一抹亮色。据蒙牛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其鲜奶品类实现双位数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举例来看,定位于高端的每日鲜语继续保持增长,4.0和A2系列产品销量持续提升,其中0乳糖双蛋白牛乳、HMO儿童呵护营养奶扩大饮奶人群,实现破圈。子品牌“小鲜语”则持续为年轻人打造“轻鲜奶”品质,并拓展全脂PET、风味奶细分市场,拉近与年轻消费者距离。

在渠道布局上,蒙牛宣称蒙牛鲜奶业务取得大卖场、会员店等线下渠道市场份额第一,在O2O平台和电商渠道份额居前。上半年现代渠道、便利店渠道、小超市渠道能力持续提升,便利店门店覆盖新增400余家。

从整体业绩看,2025年上半年,蒙牛实现总收入415.6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6.9%。蒙牛解释称,这主要是由于原奶阶段性供给过剩,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不过,蒙牛同期实现经营利润35.38亿元,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至8.5%。权益股东应占利润为20.45亿元,毛利率也提升至41.7%,同比增长1.4个百分点。

除了鲜奶业务实现增长,蒙牛的液态奶业务仍是重点,今年上半年收入达321.9亿元,占蒙牛总收入的77.4%。另据财报披露,蒙牛的低温酸奶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持续回暖,实现连续21年市场份额第一。奶粉业务、冰淇淋业务、奶酪业务也表现平稳。

相比之下,常温产品则面临较大市场压力,主要由消费信心不足和行业供需不平衡所致。

为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蒙牛在供应链管理上持续进阶。如鲜奶事业部持续推动数智化建设,通过技术赋能与流程重构,驱动运营模式升级、决策机制智能化转型以及创造能力提升。同时打造鲜奶从生产到终端的全链路智慧物流体系。

品牌创新层面,今年以来,蒙牛积极携手国内外经典IP。其中,蒙牛纯牛奶、每日鲜语、瑞哺恩、真果粒等全系产品线与《哪吒2·魔童闹海》联动,蒙牛真果粒、每日鲜语合作《长安的荔枝》大剧,以及冠益乳联名B.DUCK,显示蒙牛试图通过IP合作带动产品出圈。

对于未来发展,蒙牛持积极态度。蒙牛在财报中表示,尽管乳制品行业短期内仍面临消费环境的挑战,但从长期看,行业仍存在结构性的发展机会。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提高,乳制品需求将呈现出更高的韧性和多样化,尤其是个性化、功能化产品需求将逐步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蒙牛乳业在业绩发布的同一天也官宣更换首席财务官。根据公司公告,自2025年9月1日起,王希将辞任非执行董事及公司战略与发展委员会成员,张平将不再担任副总裁及首席财务官,而沈新文将被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及首席财务官。此外,蒙牛还宣布了新一轮的股份回购计划。有分析指出,这彰显出蒙牛对自身中长期发展前景的信心与动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