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下半年继续打好“营收保卫战”,绝不一味做大规模

用户头像
凤凰WEEKLY财经
 · 北京  

任职资格获批一个多月后,陈海强第一次正式以浙商银行行长身份出现在2025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现场。

2025 年上半年,浙商银行营业收入332.48亿元,同比下降5.76%;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76.67亿元,同比下降4.15%;总资产3.3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0.63%,其中吸收存款余额超过2万亿,比上年末增长 7.47%。

报告期内,该行不良贷款率 1.36%,比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69.78%,比上年末下降8.89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2.31%,比上年末下降0.30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9.62%,比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9%,比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

“个别指标出现波动,有银行业普遍面临的现实困难,也有我行自身前期高速增长导致基数过高的原因。”陈海强坦言,“虽然浙商银行总体经营发展有一定承压,但基本符合预期及市场趋势。我们要实事求是,客观清醒,正确看待上半年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下半年我们将继续打好‘营收保卫战’,推动各业务板块巩固优势,补齐短板,打造差异化发展特色。”

对于营收和净利下行的原因,浙商银行管理层进行了详细解释。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前面三年浙商银行的资产以及营收增速相对较快。“所以年初在做预算的时候,我们基于内外部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我行自身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主动调低了这个资产营收包括利润的增长的目标。”

第二个原因是从净息差的角度看,整个行业的净息差还处于下行通道,浙商银行也在实施低风险、均收益的结构转型。“我们压降了收益较高,但是潜在风险也可能较高的房地产、网贷等领域的资产,增配了风险较低资产,比如央国企,包括住房按揭贷款这一类资产。所以整个资产端的收益率在下行。

从非息的角度看,去年整体市场较好,国债收益率基本上以下行态势为主。而今年上半年,行情震荡上行,非息收入较去年上半年也有所下降。

上半年浙商银行的利息净收入是230.46亿元,同比下降2.52%。

“利息净收入占我们整个收入的70%,是基本盘,下降幅度基本稳定。上半年净息差是1.69%,较去年全年收窄了2个BP,而同期整个银行业的息差从去年全年的1.52%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大概是1.42%,下降了10个BP。所以我们无论从净息差的绝对水平,还是从收敛的相对水平,都应该是跑赢了大势。“

上述管理层坦言,未来浙商银行还将继续深化低风险、均收益的结构转型,预计资产端的收益率仍会有所下降。而负债端存款定期化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预计负债成本进一步下降的幅度可能会收窄。所以从净息差的角度,仍面临着一定的下行的压力。

但他强调,将通过降本增效的策略,通过前瞻性布局,优化负债结构、严控成本等措施,”使我们2025年的营收和利润,能达到我们全年的合意的预算目标。”

在今年4月份的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浙商银行提出再也不一味追求规模情结,再也不走“垒大户”的老路,再也不关注“挣快钱”。

“可以说这一理念已在全行上下形成共识。”陈海强在致辞中称,“在经营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风险第一,绝不为做大规模、完成目标而放松风险防控要求,坚决守住‘风险、合规、廉政’三条底线,坚决守住各项核心指标底线,稳步拓展安全经营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