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预测与股权激励目标
截至 2025 年 8 月,5 家机构预测 2025 年归母净利润 1.52 亿元(同比 + 100.88%),主要依赖核级锆放量。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设定 2025-2027 年净利润目标 1.5/2.2/3.0 亿元,对应 CAGR 41.4%。
分业务盈利测算
核级锆与氧化铪:2025 年贡献净利润 1.1 亿元,2026 年增至 3.0 亿元(核级锆 2.04 亿 + 氧化铪 0.96 亿)。固态电池材料:2025 年小批量供货贡献有限,2026 年预计收入 1.5 亿元,净利润 0.3 亿元。镁合金:2025 年净利润约 0.3 亿元,2026 年随新产能投产增至 0.6 亿元。
传统业务:2025 年净利润约 0.5 亿元,2026 年逐步企稳。
合计:2025 年净利润约 2.2 亿元(对应 EPS 0.51 元),2026 年达 4.4 亿元(EPS 1.02 元),2027 年有望突破 6 亿元。
估值逻辑
当前股价对应 2025 年 PE 约 55 倍,高于新材料行业平均水平(约 35 倍),但考虑到核级锆与固态电池业务的高成长性,市场给予一定估值溢价。若 2026 年业绩兑现,PE 有望降至 25 倍左右,具备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