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巨亏23亿到机器人龙头,一场“电机豪赌”的八年救赎!

用户头像
梅本万利读书社
 · 浙江  

真正伟大的企业不是从不跌倒,而是每次跌倒后都能重新站起来。

试错需要多久才能缓过来?大洋电机给的答案,是8年。

故事要从一场豪赌说起。2000年,大洋电机做空调、风扇等家用电器的电机起家,依靠技术攻坚,迅速成长为了家用电器电机行业的领头羊。然而,当家电市场逐渐从增量竞争变成存量博弈,大洋电机在转型的抉择关口,果断跳出舒适区,大胆切入了汽车电机这一新战场。

于是在2015年到2016年间,大洋电机先后收购了北京佩特来和以35亿元高价全面收购上海电驱动,豪赌新能源汽车未来。这场豪赌几乎让大洋电机血本无归。

1、豪赌失败,代价惨痛的战略试错

并购完成之后,大洋电机的账上总共形成了超过34亿元的高额商誉。随后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整车厂将成本压力向上传导,冲击了上海电驱动的利润空间。

无奈之下,大洋电机在当年计提了近24亿元的商誉减值准备,导致全年亏损额高达23.76亿元!原本想着一次出清掉包袱轻装上阵,但在之后的2019年、2020年,上海电驱动又是连续两年亏损过亿。

直到2025年半年报披露,大洋电机对上海电驱动和北京佩特来总共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累计到了27.21亿元。一个战略试错带来的影响,在大洋电机的账面盘旋了近8年之久。

《创新者的窘境》中曾言:“真正的颠覆性创新往往来自边缘,而非主流。”大洋电机试图从主流家电市场跨界到新能源汽车领域,虽然初期遭遇重挫,但这次尝试为其日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2、断臂求生,两大策略实现逆境翻盘

并购失败的这次经历也让大洋电机沉淀了两个关键经验。

一是强化主业根基。大洋电机清醒地意识到,经营的持续性是修复业绩的前提,所以决不能放弃家用电器电机的传统优势。

2020年以来,大洋电机进一步深耕家电电机,把单一空调配件升级成系统级高效智能风机、水泵解决方案,也凭借技术实力进入了美的、海尔和大金等海内外家电龙头的供应链。

2024年全年,大洋电机在全球第三方HVAC电驱动解决方案供货商中排在第二,在我国及北美市场均排名第一。

二是转向内生增长。2020年到现在,大洋电机都没有再落地新的实质性并购,摒弃了通过外部并购去切入新能源电机市场的模式,转而注重自主研发。

2020-2024年间,大洋电机每年都掏出4亿以上的研发费用砸向驱动总成的核心技术,研发费用率也一直保持4%左右。

《从优秀到卓越》吉姆·柯林斯指出:“坚持不懈地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是公司从优秀迈向卓越的关键。”大洋电机正是凭借聚焦主业和持续研发,实现了惊人逆转。

3、业绩起飞,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在这双重努力之下,大洋电机已然稳健修复了2018年商誉减值带来的创伤。

从整体业绩来看:2020-2024年,大洋电机的营收从77.76亿元一路上升至121.1亿元,年复合增速达11.72%;净利润从1.04亿元增至8.88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70.94%!

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数据依旧稳健,其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到了7.66%、34.41%。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洋电机的净利率从2020年的1.02%一路上升至10.25%,盈利能力大幅增强。这一变化背后跟大洋电机对费用端的把控有关,2020-2025年上半年,其期间费用率从17.8%降至12.56%。

随着账面资金增多,利息收入从2020年的支出0.59亿元变成了2025年上半年的收获0.93亿元,财务费用由正转负,增厚了净利润。

4、布局未来,两大战略棋局浮出水面

面向未来,大洋电机的布局依旧清晰。其战略棋局已经有了两处落子:

一是赴港上市。2025年9月22日,大洋电机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计划将募集资金主要用在摩洛哥生产基地的二期建设、技术研发等方面。

摩洛哥基地主攻高附加值的高效智能HVAC电机系统,这次扩产能让公司提升高毛利产品的供给能力,进而优化收入结构。

二是押注人形机器人。2025年2月,大洋电机设立了人形机器人电机项目组,主要研发无框力矩电机、减速器等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

7月,大洋电机又投资了AI机器人公司梅卡曼德,目的是将执行器和梅卡曼德的3D视觉结合,打包成从感知到执行的一体化方案。

据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形成15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而随着机器人走向规模化商用,大洋电机也有望凭借技术储备顺势抓住产业红利,打开成长空间。

《第二曲线创新》中强调:“企业在第一曲线达到巅峰之前,就需要找到第二曲线。”大洋电机在传统电机业务稳健增长之际,果断布局人形机器人和氢能领域,展现了卓越的战略前瞻性。

5、投资启示,风险与机遇并存

大洋电机虽然在汽车电机和HVAC电机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但投资者需要注意:

机器人行业技术迭代快速,市场竞争激烈,存在技术研发滞后或价格战压缩利润的风险。

大洋电机也不算另起炉灶,其现有的电机技术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存在技术同源优势,所以大洋电机的电机技术能在两者之间平移。

从进展来看,目前大洋电机已完成了机器人关节模组的方案设计,正在样品试制和测试阶段,为迎接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埋下种子。

总而言之,懂得细水长流,或许就是大洋电机8年疗伤过后,最清醒的收获。

正如《基业长青》中所说:“愿景型公司追求一系列宏伟目标,不断自我革新,永不满足于现状。”大洋电机的故事远未结束——它正在电机技术的老赛道里,书写着机器人新未来的篇章。

它不是横空出世的明星,而是浴火重生的凤凰。从巨亏23亿到瞄准150亿美元的机器人市场,这家300亿市值的隐形冠军,正在证明:真正的转型不是追逐风口,而是深耕自己的能力,等待风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学术探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自己的投资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