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Jimpxs
 · 广东  

$诚益通(SZ300430)$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国家药监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标志着脑机接口技术不再局限于实验室探索,而是首次以国家战略形式系统推进。
这不仅体现了脑机接口从理论研究逐步迈向工程应用的战略跃升,也彰显了中国将在这一全球新兴科技领域展开全面竞争的决心。
1.
明确国家战略定位:
确立脑机接口为重点科技领域
《实施意见》明确,到2027年,我国将在脑机接口核心技术方面实现关键突破;芯片、电极和整机等产品性能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初步构建涵盖技术、产业与标准在内的“三位一体”支撑体系。至2030年,将全面建立安全可靠且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培育2–3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以及若干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
2.
聚焦三大核心技术方向:
从采集到植入再到高效交互
政策重心聚集在以下三大技术领域:
脑机芯片:作为系统的“神经中枢”,重点突破高通道、高速率脑信号采集芯片;开发具备超低功耗、可集成处理能力的信号处理芯片;推进高速率、抗干扰通信芯片研发,以构建中国自主的神经信号处理核心。
手术机器人:重点研发支持亚微米级精度控制的机器人,实现术中成像、三维重构与动态调整,为高精度植入操作提供自动化、可视化保障。
多模态交互设备:融合脑电、肌电、眼电、心电、近红外等多种信号通路,提升交互的稳定性与感知维度,推动智能设备和康复辅助系统的能力提升。
这些技术路径分别回应了脑机系统的底层运算能力、临床可实施性与用户体验三大维度,共同构建“可用、可植、可感”的完整闭环。
3.
产业化路径清晰:
从集聚区建设到多场景落地
产业发展方面,文件明确:
支持建设2–3个脑机接口产业集聚区,促进科研机构、企业、医疗单位与资本集中落地;
鼓励脑机接口技术在工业制造、智慧医疗、神经康复、辅助出行、无障碍交互、脑控娱乐等场景落地,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培育产业结构:由龙头企业领航,创新型中小企业跟进,上下游协同推进完整产业链形成。
同时,国家药监局与卫健委的参与,释放出脑机产品注册审评、临床规范、医疗推广路径将被系统化推动的信号,意味着脑机技术从科研概念向医疗及消费市场转化,将有望享受政策上的“绿色通道”。
4.
中国迎来脑机技术风口期,
具备全球竞争先机
此轮政策强调,脑机接口已成为融合人工智能、神经科学、集成电路、数字医疗、智能终端等领域的“硬科技交叉体”,正式纳入国家战略科技产业体系。在政策、资本、人才与应用场景的多重驱动下,行业发展或将迎来爆发临界点:
技术路径:从“信号解码”向“神经调控”、从“外部采集”向“植入式交互”迈进;
市场应用:从科研设备延伸至康复医疗,甚至拓展到消费级脑控设备;
全球竞争:中国正凭借政策扶持、应用创新与产业协同整合构建差异化优势。
未来五年,谁率先掌握“芯片+设备+交互”完整闭环,谁就极有可能在全球脑机赛道占据制高点。若你正布局脑科学、智能医疗、人机交互或硬科技领域,2025年这次“七部委联合发文”无疑将成为行业的重要拐点——脑机时代已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