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孙sunnn
 · 四川  

烟草比白酒上瘾性更强,抗周期能力也更强。
提价权也不弱
/
茅台:烟酒生意的底层逻辑与近期表现分化
对比菲利普莫里斯(PM)和贵州茅台,核心是理解香烟与白酒这两种生意在消费底层逻辑上的根本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决定了两者近期抗风险能力的不同。
一、核心商业模式与消费属性对比
消费根基:成瘾性 vs 社交性
PM(香烟):根基是生理成瘾性(尼古丁)。需求高度个人化、日常化,消费频率极高(日频次)。这种需求刚性极强,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小。
茅台(白酒):根基是社交性与文化性。需求与商务宴请、礼品、收藏等集体活动强相关。其消费是场景驱动的,而非日常生理需求,对经济活跃度和政策极其敏感。
消费场景:个人即时满足 vs 集体情感链接
香烟:场景灵活,既可一人独享,也可通过敬烟进行社交。其“即时满足”的特性保证了消费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白酒:必须依赖“一堆人喝”的场合。近年来严格的“禁酒令”直接压制了其核心的政务、商务消费场景,导致需求萎缩。
价格逻辑:日常消费品 vs 轻奢侈品
PM:单价相对低,是典型的“高频低价”日常消费品。其增长逻辑更依赖提价来对抗销量缓慢下滑,从而维持收入。
茅台:单价高,具备奢侈品、礼品和金融属性。其增长过去依赖“量价齐升”,但当宏观经济承压、消费信心不足时,高价产品的礼品和宴请需求最先受到冲击。
二、为何近期发展态势迥异?
白酒(尤其是高端白酒)近期的景气度下滑,与香烟行业的稳健形成对比,主要原因如下:
政策冲击的差异性
白酒:直接承受“禁酒令”的精准打击。政策限制了其最核心的消费场景,导致需求端出现断崖式下滑。这是当前行业困境的最直接原因。
香烟:行业长期处于“强监管、高税收”的框架内运行(国内是专卖制度),早已形成稳态。政策的影响已内化为行业成本,其个人消费为主的模式反而使其避开了类似“禁酒令”的直接冲击。
经济周期敏感度不同
白酒:是经济活跃度的“晴雨表”。经济增速放缓、商务活动减少,直接导致白酒消费频次和档次下降。其需求弹性大。
香烟:作为必需性成瘾品,其消费与经济好坏关联度低,抗经济衰退能力更强。需求弹性小。
消费人群基数的稳定性
香烟:拥有庞大且稳定的成瘾性用户基础,尽管长期看吸烟率在下降,但存量用户的消费习惯难以改变,基本盘稳固。
白酒:年轻消费群体对白酒的接受度存在不确定性,传统消费人群又受经济和政策影响,消费基数的稳定性面临挑战。
总结
菲利普莫里斯的生意模式更接近“日常必需成瘾品”,需求刚性是其在经济下行期表现出更强韧性的根本原因。
贵州茅台的生意模式更接近“高端社交奢侈品”,其价值在“量价齐升”的顺周期中大放异彩,但也因此在遭遇宏观逆风和强力政策调控时,会表现出更大的波动性。
近期表现的分化,本质上是“个人高频必需消费”“集体低频可选消费” 在面对同一宏观经济环境时,所呈现出的不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