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重磅消息将改变周大福集团及在香港财富管理市场格局。
8月19日,周大福创建(CTF Services,港股:659)宣布拟收购本地新锐独立资管机构 Blackhorn Group(晉羚集团)65%股权。
消息一出,业内哗然。这不仅仅是一桩金融收购,而是侧面反映周大福在财富管理板块的“野心”。
周大福创建于今年3月刚收购互联网券商盈立证券母企USMART INLET GROUP LTD,持股量由10.85%,增至43.93%,加上周大福人寿,其保险+证券+资管的平台雏形初现。
郑家纯次子、周大福创建联席行政总裁郑志明对外称,最新收购可善用周大福集团庞大的生态圈,打造一个具规模并涵盖保险、财富管理、 医疗健康、娱乐及零售等多元化的生活平台。这协同效益不但有助在市场中突围而出,亦进一步提升整体商业洞察力,更能掌握目标客群的需求。
要理解这笔交易的真正意义,就必须把它放在更宏大的背景中来看:香港家族办公室的崛起、大湾区富裕家族的境外资产配置潮,以及周大福集团自身金融版图的规划。
表面上,这是一宗收购独立资管公司的交易;但深层次看,它是在为一个“超级家族办公室服务平台”搭建基石,在打造一个能够承载百亿规模、面向大中华富裕家族的全能财富枢纽。
晋羚集团联合创办人兼主席赵思、周大福创建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集团联席行政总裁郑志明、晋羚集团联合创办人李汶臻
Blackhorn:香港独立资管新锐军
Blackhorn 成立于2021年,虽然年轻,但其团队背景堪称豪华。核心创始人 赵思和李汶臻 都是瑞银财富管理出身,其他几位骨干来自花旗、汇丰、渣打、建银国际等国际大行。
短短三年,Blackhorn 团队扩张到30多人,其中有超过17位客户经理,已经服务逾百个富裕家族,客户覆盖本地豪门、上市公司股东以及新兴企业家群体。
作为独立财富管理人(EAM)与联合家族办公室(MFO),官方介绍称,Blackhorn 的核心优势在于“多托管、多银行”,它能帮助客户打破单一银行的壁垒,把资产分散配置在不同托管行,统一管理与统筹策略。
这正好契合香港和大湾区新财富家族的需求:他们既不想完全受制于某一家国际私人银行,又希望有专业团队能为自己提供全面的资产配置建议。
Blackhorn 目前已设立了自家基金——Blackhorn Global Multi-Assets Growth & Income Fund,并获得香港证监会第4类(证券意见)与第9类(资产管理)牌照。对一家刚刚三岁的独立机构而言,这意味着它已经迈入了“正规军”行列,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盘。
周大福“超级家办”版图:补缺资管模块
再看周大福集团。作为华人世界最具代表性的超级家族之一,周大福早已不满足于“珠宝王国”的定位。通过周大福创建(CTFS),它已经搭建起一个金融生态:
周大福人寿:保险与年金,满足客户保障与传承需求;
uSMART:互联网券商,提供交易、账户、投顾的数字化入口;
内部投资平台:覆盖地产、股权投资、债务融资等。
然而,这个生态始终缺少一个关键环节——独立的、具备多托管能力的资产管理与家办服务板块。私人银行可以提供部分服务,但往往带有强烈的销售导向;而自建团队又难以形成足够的市场号召力。
收购声明中,晋羚集团联合创办人兼主席赵思强调,与周大福创建合作可提升增长动力,使用户能用到周大福集团的丰富及多元财富管理渠道。
收购Blackhorn,不仅能为周大福自家资金提供外部管理的补位,也能立刻获得一个有客户、有团队、有牌照的完整“外部资管平台”。这是周大福金融拼图中最重要一块缺环,一旦补齐,就能真正形成“保险 + 券商 + 资管”的闭环。
不过,从郑志明的表述来看,不排除未来会考虑进一步的收购标的。
超级家办的雏形:为自己,也为整个大湾区的富裕阶层
很多人会问:周大福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去收购一家独立资管公司?答案是,它不仅仅是为了自己。
我们认为,对周大福家族而言,当然这是一个为自家数千亿资产寻求外部管理和专业配置的好机会。但更大的野心可能在于:它要把这个平台打造成一个面向整个大湾区乃至华人世界的“超级家族办公室”。
与传统意义上只为单一家族服务的家办不同,周大福显然瞄准了联合家族办公室(MFO)模式。
Blackhorn 已经在香港服务逾百家族客户,这些客户往往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把大陆和香港的财富结构梳理清楚?如何将资产合理分布在保险、股票、债券、私募、房地产之间?如何通过多托管保障资金安全?
周大福的金融生态恰好可以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保险与人寿业务可以帮助客户做风险对冲与传承安排;券商平台可以承载日常交易和境内外投资接口;Blackhorn 的独立资管能力则能帮助他们在资产配置上实现真正的专业化与多样化。这种一体化的服务,以及周大福的品牌,使其在香港家办市场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这桩交易背后,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宏观背景:大陆和大湾区家族对境外资产配置的迫切需求。
近几年,随着财富累积到一定阶段,大陆高净值家族对“财富安全”、“跨代传承”、“全球配置”的需求急剧上升。香港因为制度、税制和金融市场的优势,天然成为他们的首选跳板。
尤其是香港政府自2023年以来大力推动“家族办公室政策”,提供税务优惠、签证便利、甚至基金架构上的制度创新(如OFC和有限合伙基金),更是吸引了大量新财富家族在港设立家办。
在这个背景下,像 Blackhorn 这样兼具独立性与本地网络的资管公司,天然具有吸引力。它能帮助新一代企业家实现资产“走出去”,同时维持与香港本地市场的深度联结。
周大福的收购,不仅是资本上的动作,更是对这一趋势的正面回应:把握财富南下与出海的机遇,把自己定位为“华人财富的总管家”。
收购完成后,Blackhorn 不再只是一个独立资管公司,而将与周大福人寿和uSMART形成合力。
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这样一个生态:
一个大湾区企业家在香港设立家办,透过周大福平台,他可以同时购买保险、开立证券账户、获得独立资管团队的配置建议,甚至参与集团内部的私募、地产投资机会。
对周大福来说,这不仅仅是财富管理业务的多元化收入,更是对“华人财富圈”资源的进一步锁定。
这就是超级家办的野心:不仅服务自己,还要服务整个阶层,甚至通过金融服务反哺核心主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金融双轮驱动”。
回头再看这桩收购,就会发现它远不止于“65%股权”这样一个表面数据。周大福看准了这个机会,补上了自己金融拼图中最重要的一块,借助 Blackhorn 的独立资管能力,将保险、券商与资产管理打通,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家族办公室服务平台。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文章系来自官方信息和媒体报道,内容可能涉及作者个人观点,但不代表本公众号和本公司的立场,如对版权和内容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