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看,特斯拉的Optimus依然是市场公认的先行者,一部分原因也是特斯拉把FSD进展的不错,也在加速扩张中,FSD的技术水平一定程度也反映Optimus的“大脑”的智力水平。
关于人形机器人的上涨,可能跟近期几个方面有关:
1、人形机器人板块调整比较充分,其他科技股略显疲态;
2、近期时间催化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傅利叶将于8月6日发布GRx系列第三代产品GR-3,主打医用康养机器人;
2)2025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将于8月8日-12日在北京举办;
3)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5-17日举办;
4)9月3日无人化装备亮相。
3、Optimus V3即将发布:
特斯拉年底准备发布V 3版本,推测可能是11月6日的股东大会上,因为此前马斯克表示过类似的观点。
我们就以11月6日作为一个重要节点,把时间倒推,也就是8-9月份需要把图纸方案确定下来,完成最终方案,9-10月就需要制造优化,时间是非常紧迫,估计后续会持续有产业消息释放出来。
7月26日,马斯克在X Takeover提到,他认为OptimusV3“是正确的设计、适合量产”,相较V2有重大的重新设计。特斯拉今年产量指引发生改变,可能年底生产几百台V2版本而非之前的几千台,并在明年有效地进行V3的生产。
目前感受到二级市场的三个方向走的比较强:
1、工艺上的变化,典型的MIM,它结合了粉末冶金和注射成形的优点,具备大批量、高效率成形的特点,能够生产高精度、高强度、高耐磨、高耐腐蚀、高复杂形状的金属零件,且成本较低。但从部分厂家的信息来看,对高强度、高精度有疑惑,但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在非核心部件应该会有应用场景。
Figure AI在官网透露已完成下一代Figure03的设计(可负担、适合大规模生产的方案),采用了包括MIM在内的高效制造工艺,相比传统CNC工艺节约数千小时,以往CNC工艺加工一周的零件,新工艺20秒内就能完成。国内能做的公司也比较多,包括了统联精密、海昌、东睦股份、精研等;
2、之前没怎么超过的环节,比如电子皮肤、摆线针轮减速器、万向节等,目前万向节还没那么明显,还需要等待发酵,但电子皮肤的日盈电子、万朗磁塑、汉威科技等也是走的非常强。
从GJZQ(舍弗勒)的交流会来看,RV减速器在髋关节,在减重的情况下,膝关节用摆线针轮替代了RV减速器,目前RV减速器的公司是上海机电,子公司纳博特斯克在行业的竞争能力强,其次国内的双环,谐波减速器的用量估计会有些不确定性。摆线针轮的福达股份、豪能股份也是如此。
3、比较确定的方向,典型的是微丝杠,也就是手部丝杠,浙江荣泰的份额和技术量产等,都有极大的确定性,这也是浙江荣泰走的非常强的原因。丝杠精度的提高,磨床目前来看还是比较实用的,主要是恒而达的SMS,华辰公司。
4、轻量化的材料端,个人认为是比较重要的方向。PEEK材料个人认为用量不会大,核心是价格太贵,更多是复合材料。目前个人认为,PA、碳纤维以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或者是他们的复合材料,应该是外壳或者部分零部件轻量化的主流材料,当然,镁铝合金这些也会用到,主要在核心部件采用镁铝合金等。
轴承或者滚珠丝杠里面的球体,应该会用到陶瓷球,这部分在特斯拉电车也有用到,相对来讲是比较成熟的部件,国内大概就国机精工、力星股份、国瓷材料等可以做。
但其实都在之前聊过的4大方向里面,只不过从近期反馈来看,可能有所偏好,在细分上的加强。
以马斯克对技术第一性原理的观点来看,最大预期目前看还是仿生臂,也就是腱绳方向,这是机遇也是风险调整,也是因为这个不确定性,几乎没有卖飞
根据拉尔斯的评论,擎天柱团队可能会继续采用基于肌腱的手部设计路径:一些擎天柱的工程师最近拜访了一位手部外科医生,以更好地了解手部肌腱和肌肉的工作原理。模仿人体的力学是很棘手的。@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