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立泰(SZ002294)$
昨天会议的内容,可以参考一下。个别可能有误。
信立泰2025年中报电话会主要内容总结
一、财务与经营业绩
1. 收入与结构
- 初步入围医保初步谈判目录,收入增长趋势显现,收入结构优化。
- 电商收入同比增长超100%,销售路线符合规划,后续预期向好。
2. 净利润
- 中报净利润3亿多,同比增长6%;一季度同比下降4.6%,二季度同比增长17%。
- 利润增长得益于毛利提升4个多百分点,与产品收入结构相关。
- 全年利润预期为个位数增长,下半年销售投入将增加。
3. 现金流
- 上半年现金流4.2亿,同比下降1.8亿,主要因职工工资、各项费用及利息增加。
- 销售收入流入增加约5000多万,现金流整体正常。
4. 研发投入
- 上半年研发投入5.4亿,同比增加18%,营收占比20%,同比增长2%。
- 研发费用资本化3.7亿,增加19%;费用化2.3亿多,增加16%,财务数据健康。
5. 未来业绩预期
- 明年收入预计增长20%以上,利润预计增长10%左右,后续将延续良好趋势。
- 今年营收预计45亿左右,同比增长13%左右,下半年业绩优于上半年。
二、研发与产品进展
1. 下半年IND递交规划
- 预计Q3末和Q4初分别递交2个降血脂小分子新药的IND。
- 12月底递交1款每周一次口服减肥GLP-1多肽产品和1款用于MASH治疗的小核酸产品的IND。
- 处于IND准备阶段的产品包括肝癌ADC产品、血栓及IGA肾病治疗产品,预计明年Q2或Q3递交IND。
2. 基因编辑药物(PCSK9)
- 已获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临床批件,预计Q3开始入组。
- 关注安全性,将参考CDE 2021年基因治疗长期随访指导原则开展长期安全性随访研究,与CDE保持密切沟通。
3. 抗体偶联寡核苷酸(AOC)平台
- 围绕心肾代谢综合症(CKM)等核心适应症布局,靶向部位包括脑部、肌肉及其他脏器。
- 小核酸储备序列充足,抗体靶头筛选中,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有成果,明年中下旬有望出研究结果。
4. JK07临床进展
- 中美进行MRCT临床研究,涉及射血分数下降和保留的患者,今年底完成所有患者入组。
- 临床数据读出预计在明年三四季度,射血分数下降型患者数据可能更早,保留型稍晚。
- 临床一期数据显示对射血分数下降有改善,二期将探索更大样本人群的改善趋势及安全性,BD讨论持续推进。
5. 其他产品
- JK06,5T4(ADC):欧洲进行一期临床,探索广谱癌症适用性,数据读出时间暂不明确,趋势良好。
- SL0114(重度抑郁治疗):基于AXS05改进的复方新药,一期安全性良好,无预期外问题,已推进二期;相比AXS05,采用刀带右美沙芬降低毒性、优化释放技术、适配中国患者代谢亚型,组方配比不同。
三、销售策略与产品布局
1. 增长驱动因素
- 高血压产品信立坦、复立安增长超内部指标,信立坦成为院内市场抗高血压第二大品牌(仅次于诺欣妥),复立安医保准入进展快。
- 得益于市场学术营销强化(上市后研究、CME、患者教育、夜间高血压筛查等)、销售渠道扩展(自营+招商+线上平台)。
2. 信超妥与复立安销售策略
- 正在进行医保申报,与专家沟通产品优势,等待医保综合评审及国谈。
- 信超妥定位为升级版ARNI,针对高血压伴冠心病等人群;复立安以三重机制协同降压,针对盐敏感性等类型高血压。
- 推广策略:医保前布局线上渠道,组建与信立坦、复立安规模相当的专职销售团队,开展医学教育会议及医院合作,为明年起量奠定基础。
3. 信超妥与复立安销售目标
- 明年成为信立泰产品中上市医保后第一年销售额最高的产品。
- 长期将信超妥打造为中国抗高血压市场第一品牌,复立安在适用人群中广泛应用。
4. 信超妥长期定价与市场份额
- 专利保护至2037年,长期定价稳健,基于临床价值和原研优势维持合理溢价。
- 诺欣妥专利2026年到期后或进入集采,信超妥有望在2年窗口期快速覆盖医院,依托成熟推广体系提升份额,目标成为医院市场降压药第一品牌。
四、费用与政策影响
1. 费用率趋势
- 销售费用增长,控制在营收40%以内,短期新产品上量对利润有轻微影响。
- 研发费用占营收超20%,未来随营收增长(预计四五年达1.5倍增长),仍将保持不低于20%的占比。
- 管理费用、生产费用控制良好,变化不大。
2. 政策积极影响
- 准入效率:医保动态调整使创新药上市后一年内或入医保,简化挂网和定价流程。
- 临床应用:医院需3个月内调整国谈药配备,国谈药不纳入药占比考核,双通道机制便利报销,利于产品准入。
- 支付方面:医保续约规则放宽,信立坦2025年到期后转入常规目录,避免销量增长触发大幅降价。
- 政策落地存在区域差异,上海、浙江执行较好,安徽、河南等相对滞后,期待政策更广泛坚决实施。
五、未来布局思路
- 围绕患者需求及心肾代谢综合症(CKM)核心适应症,依托多种研发平台(小分子、多肽、基因编辑等)开发产品,考虑药物组合及多靶点融合。
- 关注慢性疾病长期治疗,提升患者顺应性(如口服、长效给药)。
- 9月底将举办研发开放日,系统介绍产品及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