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宏观已经下定决心,那么微观如何实践。
这是理论与实践的跨越。
微观股价往往受制于多重因素,特别是突发新闻,但是这种突发新闻,都不是空穴来风,是具备长周期的路径演绎的。发生是必然性的,而发酵需要一定的共识。突发新闻通常具备滞后性,也就是信息差,所以能够捕捉到机会的,第一时间,都是长期主义者。因为即使没有突发新闻利好,也已经在长期持股。
最近多个案例印证这点,
比如铜,9-8世界第二大铜矿泥石流停产,9-24公布,引发供给平衡担忧,导致期货大涨。引发铜更为倾斜的上涨角度,月线呈现大涨。
比如存储,美光在9月12日通过渠道商发布涨价,接着储存集体涨价的幅度普遍来到50%+,9月成为存储芯片的舞台。德明利,江波龙,香农芯创等达到100%涨幅。
问题一,
回顾这类个股,前期股价都是不瘟不火,甚至几个月一年都不涨。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问题二,
这种事件与股价的大涨,必然引发短期的高度关注,股价也突飞猛进。股价的长期主义如何持有?短期交易如何应对?
面对这二个问题,理解周期的路径演绎非常重要。风起于青萍之末,这是宏观的细微变化,到石破天惊逗秋雨,这是微观的具体展示。这个过程,如何理解底层运行逻辑,或者第一性原理,或者常识性问题,或者历史的演绎,都非常重要。
比如说,Ai,由芯片摩尔定律走到尽头,引发新的革命(台积电,中芯国际)→Ai芯片孕育而生(英伟达)→算法(openai微软)→算力(谷歌数据中心)→数据传输(华为与光通讯)→数据储存(三星美光存储)→Ai应用(苹果产业链),从周期演绎看,也是英伟达涨,微软涨,谷歌涨,再由我国的cpo,pcb等上涨,时隔半年,才重新进入储存芯片的上涨。又由于存储芯片的上涨,引发产业景气度。所以,推动了设备,制造,封装的全产业链景气而上涨。近期也看到北方华创,长川科技,中芯国际,长电科技的强势。
整个过程非常符合时效性。具有明显的节点,以及不同阶段的不同侧重点。因此,Ai周期是贯穿整个市场行情的。相关方向,核心个股都有自己的股价光辉时刻。正是由于这种不同阶段,才产生了长达数月的低谷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知时节,正当时。
9月28日,铜被报道为Ai石油。这个路径又是如何演绎的?
金银铜具备不同属性,侧重不同。
金银明显的金融属性,在美联储推动无限qe时候就已经反应。而铜,相对来说非常平稳,但是近期开始走强。这当然与铜的工业属性相关,供需端的变化推动,主要还是来自制造业的竞争加剧,尤其是Ai制造的大规模投资相关。Ai基础建设需要大量铜,从传输数据连接器铜箔,光模组,电力设备,电路板,服务器,整个数据这一块离不开铜金属。虽然铜需求另一端房地产下降,但是此消彼长,新需求增长大于旧需求,总体还是需求大于供给。铜本身自2008年金融危机,投资者亏损累累,大面积投资大宗商品的企业纷纷撤资,从而引发十几年铜产量的增长缓慢。供给增长缓慢,需求逐步旺盛,也显示出,需求对于经济复苏的作用,如果房地产企稳反弹,则阻碍需求增长的因子也解除。加上行政对铜加工反内卷的改革,也有利于投资端的介入。对于个股来说,如果矿产端有足够产能释放,比如西部矿业的玉龙三期逆市扩张,到如今即将量价齐升,意味着戴维斯双击,也就是常说的主升浪的条件成熟。铜作为周期股,这类基于货币周期,库存周期,供需周期,经济周期的演绎,其路径都是清晰可见的。
理解路径与周期,必然涉及宏观。而长期主义,也必然具备长期视角。故而,长期投资者,往往也是宏观投资者。如何培养宏观能力。其核心在于二点,1,货币与债务,2,产业与景气度。第1点在于米联储与央妈,第二的2点在于长期基于产业发展的认识与跟踪。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金融经济知识。这个很好解决,多读书,读好书,读历史,读企业发展史。如果读书没有解决,就是读的太少了。有些人10本书就能理解现状,有些人300本才能理解。因人而异,但是读300本的一旦开悟,其后续理解能力会超过只读10本的。努力的结果是公平的。这种阅读与能力的提高过程,又何尝不是长期主义。我经常分享书籍,属于比较狭小的框架,但是读书应该更为广泛。因此,读书不要具备功利心。没有人只通过一本书几本书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通常长期主义的价值实现,在货币宽松更为容易。而长期主义的价值发展,则在货币紧缩的节点更为明智。因此,能够穿越货币周期走向更大的宏观周期,这类个股往往都是牛股,比如紫金矿业完整穿越货币周期。以此类推,这种佼佼者未来一定还会发生。从这个角度看,长期主义者,是不关心牛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