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一个国家级新质生产力平台诞生

用户头像
Eason树
 · 上海  

有球友问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三祥发布会后,市场波澜不惊,盘面几乎没任何反应。认为市场容量有限,天花板不高,生产厂家少,三祥满产后,三祥的产能就可以满足现有中国市场需求,虽然三祥生产成本比竞对低,但是如果通过价格战竞争,那么毛利率又要下一个大台阶。”我记得小米su7技术发布会后小米股价又从15跌回12,当时市场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担忧?进入晚,竞争激烈,无法盈利等等?你能单纯从短期股价的变化来判断这个产品本身的价值吗?显然是不能的。但彼时市场从最初的预期落地后部分资金选择退出,因为从发布会后到正式量产还需要一定时间,选择观望落地。但核心问题是什么?是不是电车无非阻挡的趋势?是不是电子化?是不是小米产品方法论?是不是雷军一往无前的勇气?

回到三祥,市场同样也是这个问题,锆铪分离已经预热很久,从股价变化也可以看得出来,没有锆铪分离目前市值是支撑不了,但你能说现在股价波澜不惊,就代表公司未来市值就这样吗?显然也是不能的,所以我一直强调少关注短期股价变化,多关注公司内在价值,资本市场已经证明短期错误定价一直在发生,而长期看公司内在价值一定会得到体现。

同时商业竞争一定是拼的技术和效率。一个技术你有别人没有,你可以享受高毛利。别人有你成本效率最优,你同样可以享受高毛利。但如果你说这个技术只有你有,且一直这样下去,那太少太少了。那三祥核心问题也是国产替代的时代浪潮,是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家需求,是三祥深耕锆领域十几二十年的沉淀,是第三次创业的决心,是叶总工说“项目投产后,不惧怕任何竞争,包括技术,成本等等”。

长期主义,说起来,它是个舶来词,指在决策和行动中优先考虑长期利益和可持续性,而不是短期得失。这一概念最早流行于商业领域,它或许是贝索斯口中的“把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也可以是巴菲特口中的“慢慢变富”。对我们普通人投资者来说,长期主义即买入持有,耐心等待。$三祥新材(SH603663)$ $小米集团-W(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