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

用户头像
北方的wolf1985
 · 美国  

昨天朋友工厂开业,邀请过去庆祝一番,现场认识了很多各个行业专家,跟国内朋友工厂开业有所不同,老美还是非常简单高效的

印象最深的是地方官员(区城管或者工商一把手)的庆祝词,就简单三句话:第一相信美国梦还是存在的,第二如果别人怀疑可以看看我这个朋友的工厂(其实审批过程很慢,用时一年)第三相信一定能大获成功;然后就是开香槟庆祝,每个人发言大概3分钟左右,现场认识了不少朋友,天猫国际海外负责人,ucla的两个教授

从目前我合作的几个工厂来看,海外的效率还是要高很多,基本见面第一次达成意向,第二次就可以合作开了,不需要吃饭和喝酒,都是现场直接谈需求,行就行不行就算,没有人端着或者绕来绕去的,也不要担心实力问题;在国内跟供应商谈判,为了彰显实力有时候还要稍微夸张一点点,搞的自己压力也挺大的;我已经交流了几个电商平台海外一把手,都是简单到极,可能跟他们海外时间久有关系,还没有被国内影响到

在美国创业相对国内轻松很多,核心是在国内厮杀过,如果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大概率只能老老实实去打工,我见了不少顶级名校的人,基本的互联网工具都不会玩,在朋友工厂认识的这些教授或者供应商,都想请教怎么样玩抖音,哈哈哈,我以为美国的社交工具这么强大,对社交媒体应该了如指掌,其实并不是,即使有好产品他们也不会卖;我来美国第一件事就是把美国社交媒体研究了一遍,x,YouTube,tk,Reddit,WhatsApp,研究完公司用中国的估值模式投了下还赚了不少钱

老美两个极端:搞技术和做品牌比较厉害,搞渠道和销售其实并不强,主要是大公司垄断久了,基本没什么研究动力了,而国内正好相反,找不到工作就开始创业,大都从电商或线下开店开始,加上强大供应链,创业门槛反而低很多;美国创业者相对佛系,也不用担心抄袭太快,一晚上就被超越了,绝大部分人是没什么想法的,大家只想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舒服日子

当然在美国创业纯粹找点事情做,避免跟互联网和消费行业脱轨,只是没想到做起来这么容易,过去担心的需要招聘团队或者沟通成本过高的问题,完全没有出现,推动国内供应商和团队的过程反而复杂了很多,根本原因是竞争的白热化以及能力和目标不一致,以及看不到未来的投入产出很难做决策,两边操作下来,美国创业比中国简单多了

现在做生意想顺利,一定从开始把产品人群以及品牌路径想明白,最好不要参考任何陷于竞争状态的人,不参与竞争的生意模式才是真正赚大钱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