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玻璃通孔精度、政府输血力度与成本绞杀速度的东方攻防。沃格光电押注成都基地实为以攻代守的战略豪赌,直面三星压力实因三重底牌与两重风险交织。
以下是深度剖析:
一、沃格为何敢押注成都?
三大底牌
底牌1:政策护城河深过三星
沃格成都基地对比三星西安基地
土地成本:双流区零地价+50年使用权 |西安高新区市场价拿地(约200万元/亩) |
税收优惠:前5年免所得税,后10年减半 | 标准外资企业“两免三减半”
产业基金:成都国资委注资20亿元(占股15%)
研发补贴:TGV设备采购补贴30% 西安无针对性补贴 |
这样的结果就是沃格综合成本仅为三星的60%,政策兜底力度碾压式胜出。
底牌2:产业链贴身肉搏战
沃格将基地紧贴京东方B16(全球最大柔性屏厂)与紫光DRAM基地,形成“玻璃基板→显示面板/存储芯片” ,10公里产业闭环。
物流成本:沃格→京东方原料运输<1元/片,三星西安→成都客户运输>8元/片。
技术协同:与紫光共建玻璃基HBM封装实验室,直接定制载板参数。
三星软肋:西安基地孤悬半导体产业链末梢,配套半径超300公里。
底牌3:错位技术路线卡位
|沃格主攻方向核心工艺: TGV全制程(通孔+镀铜+堆叠) |
三星是混合基板(玻璃芯+ABF外层)
终端场景沃格是国产AI芯片/车规级Micro LED |三星自供存储芯片/手机处理器
沃格战略:用极限精度撕开三星无法覆盖的高性能细分市场(如Chiplet封装)。
二、直面三星的致命风险——两重绞索
风险1:三星的“成本屠杀”能力
《玻璃基板蓉城会战:60亿赌注硬刚三星,中国TGV生死一役》**
> **点睛**:点明地点(蓉城)、赌注规模、对手与产业技术(TGV),"生死一役"凸显决战感。
三星西安基地规划产能200万平米/年(沃格成都3倍),凭借集团采购权可将超薄玻璃原料成本压至沃格的70%;若三星2026年发动价格战(如降价30%),沃格成都一期将亏本运营。
风险2:技术迭代降维打击
三星已储备玻璃基板3D打印专利(2025年公开),可跳过TGV钻孔环节直接成型:
效率:较激光通孔提速5倍;
成本:降低40%。
沃格若固守现有TGV路径,2027年或面临技术代差。
三、沃格的生死对策——以快打慢
为对冲三星压力,沃格正执行三极速战略:
1. 产能速爬:
成都一期提前至2026Q2试产(原计划Q4),抢三星西安量产(2026Q4)前出货;
2. 绑定速攻:
与华为、寒武纪签订对赌协议:2026年提供30万平米载板,换取保底订单;
3. 技术速迭代:
联合中科院研发激光等离子体钻孔(通孔速度提升3倍),2025年底中试验证。
终极结论:害怕,但不得不赌
成都一役,胜则为中国夺下玻璃基板战略要塞,败则满盘皆退守显示赛道。
2026年产能利用率若达80%+→ 可扛住三星首轮价格战;
若低于60% → 成都基地恐成“拖垮现金流的包袱”。
寄沃格:
双流淬剑指三星,政策为甲链为锋。
若得良率化龙鳞,敢教西京让蓉城!
——成者王侯败者寇,2026即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