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入市到7月底正好3个月的新手期,做一个简单小结,总体来说,运气不错。最大的感触是,知行合一好难,贪婪是我最大的敌人。
当时抱着价投的信念入市,真正执行下来发现,实践价投比理解价投难太多。3个月选了3只还算满意的股票,简单记录下,是否正确交给时间去验证吧。
$零跑汽车(09863)$ 当初因为小米集团有了投资的想法,但看了一圈新能源后最终选了零跑,不是小米不好,而是觉得零跑更有性价比,商业里高性价比一直是竞争的不二法门,零跑就像电商里的拼多多,手机界的小米,目前销量已经起来,但知名度还是不及蔚小理,零跑今年会完成50万销量,盈亏平衡。明年80-100万销量开始盈利,他会用实力让零跑的名字渐渐打响,而且海外和stellantis合作也大大降低了出海难度,所以长期看目前800亿的市值是相当便宜的,如果以上假设一切顺利3年左右2000亿市值问题不大。
$拼多多(PDD)$ 就像我的标题一样,多多是一家知行合一的公司,管理层真正看到了电商的本质,这是一场效率的战争,而多多左手低价,右手高效,刀刀砍在敌人的要害上。我了解电商,也更相信这样的管理层,多多是我想一直拿着的票,相信他的未来是一片星辰大海,但今年大概率会比较难,二季度财报依然是个雷,但没关系,忽略短期盈亏关注长期就好。
$耀星科技集团(08446)$ ,芒格说他如果重新开始,他会找一些有发展潜力的小公司,于是我特意翻了很多小公司,直到翻到耀星,对我来说他太便宜,又足够确定,演唱会会越来越多,而且一票难求,香港市场耀星占90%,大陆市场比香港市场大10倍不止,而耀星目前在大陆占比也就10%,整体大盘市场会上涨,耀星的市场份额也会涨,这都是确定的,演唱会越多,均摊成本越低,耀星的利润会更多,粗算一下耀星3年后一年利润大概会在1.5-2亿,如果按10的市盈率不高吧,15-20亿市值,而我看的时候他市值1.2亿。就在我写文章的时候,我从0.110买的耀星已经翻倍了(后面有加仓),但这只是一个开始,他会继续翻倍的。3年5-10倍走起。
如果说多多是市场误判的好公司,耀星大概是市场未发现的小公司吧。之前在雪球上搜一下这家公司竟然是0结果。
目前犯过的错
难以忽略短期波动
从价投的理论上讲,应该要忽略短期的波动,但我发现这真是极难的,看好一只股票我总是会想他短期会不会下跌有更好的买入价格。面对已经开始大幅上涨的股票虽然明知道长期看当前价格依旧很有吸引力,但就是难以克制内心对于短期回调的担忧。关于这一点可否有经验丰富的大佬帮忙指点一二,感激不尽。
不懂瞎买,乱凑热闹
联合健康310的时候面对市场的各种言论,在明明不懂的情况下还是买了一点,幸好后面及时微亏止损。也许长期看他也能赚钱,但我看不懂,也就拿不住,终究是我不该赚的。有了联合健康的教训,后面面对vor和新氧还有其他创新药,我总算克制住了内心的冲动没有下手,虽然这两个如果当时下手了都会赚钱,但背离了我知行合一的投资理念,坚守理念更重要。
总结,
赚钱重要,但能保持长期挣钱更重要,而要想长期挣钱必须坚守自己的投资理念。或许会错过很多机会,但不要怕错过。
风险大于收益的事情不要做,哪怕事后证明是对的也是错的。不要用后视镜视角去判断事前的对错。
不抄作业,看不懂的抄了也拿不住,看的懂就不需要抄。
最后严肃告诫自己,忽略短期波动,忽略短期波动,忽略短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