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馨乐
 · 天津  

$长白山(SH603099)$ 结合长白山 2025 年下半年的交通改善、营销活动及市场趋势,预计其客流和营收将呈现显著增长。以下从关键驱动因素、量化预测及风险提示三方面展开分析:

一、核心驱动因素分析

交通网络升级释放客流潜力
沈白高铁将于 2025 年 10 月全面通车,北京至长白山的行程缩短至 4 小时,沈阳至长白山仅需 1.5 小时。这一交通革命将直接激活京津冀及东北核心客源市场,预计初期年客运量达 1500 万人次,沈阳至长白山游客量或增长 300%。此外,长白山机场二期扩建后年吞吐量提升至 180 万人次,淡季航班加密进一步优化通达性。交通便利化将显著提升游客到访意愿,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等远程市场。

冰雪旅游旺季叠加 IP 营销效应
下半年是长白山传统冰雪旅游旺季,2024-2025 雪季已将北景区承载量提升至 1.2 万人次 / 日,滑雪场日接待能力翻倍至 6000 人次,并新增 120 台景区运输车辆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同时,第六届长白山粉雪节(12 月 26 日开幕)及 “冰雪七缘” 系列产品(如天池探雪、温泉浴雪)将强化冰雪 IP 吸引力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更值得关注的是,8 月 “八一七稻米节” 吸引超 2.5 万人次单日客流,高铁站创历史新高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盗墓笔记》IP 的持续赋能将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并提升二次消费。

基础设施与服务能力提升
景区内部通过山门下移、专车包车服务等措施,客单价已提升 20 元并保持稳定。酒店业务受益于冰雪季需求增长,皇冠假日等核心资产预计 2025 年营收达 0.64 亿元。此外,池北区免费巡游巴士、微循环 “招手停” 及 150 台网约车投入运营,显著优化游客接驳效率吉林省交通运输厅,而沉浸式文旅街区 “长白山 1172 金熙何年” 等新业态则丰富了夜间消费场景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宏观旅游市场持续向好
2025 年国内旅游经济预期创新高,国内出游人次、消费规模均有望刷新纪录。冰雪旅游作为细分赛道,预计全年市场规模超 1.1 万亿元,东北地区占比近 30%。长白山作为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将充分受益于政策红利(如《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支持冰雪丝路带建设)及消费升级趋势。

二、量化预测模型与结果

客流预测

历史基准:2023 年接待游客 296 万人次,2024 年预计 341 万人次,同比增长 15.2%。增长驱动高铁效应:沈白高铁通车后,预计四季度新增客流 30-50 万人次。冰雪旺季:参考 2024 年雪季数据,预计 2025 年 12 月 - 2026 年 2 月接待量同比增长 20%-25%。IP 活动:稻米节等文化事件预计贡献额外 10-15 万人次。预测结果:2025 年下半年客流有望达 210-230 万人次,同比增长 22%-27%,全年总客流突破 400 万人次(同比 + 16%)。

营收预测

业务拆分旅游客运:2024 年营收 5.38 亿元(占比 72.4%),预计 2025 年受益于客流增长及客单价提升,营收达 6.2-6.5 亿元。酒店业务:2025 年预计营收 0.64 亿元,冰雪季入住率或超 85%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其他业务:旅行社、温泉等板块营收稳定,预计贡献 1.2-1.4 亿元。营收结构:下半年冰雪季占全年营收约 60%-65%,叠加高铁开通后的客流增量,预计 2025 年总营收达 8.5-9.0 亿元,同比增长 14%-21%;其中下半年营收增量约 1.5-1.8 亿元,同比增幅 20%-25%。

三、风险提示与应对

气候不确定性
若冬季降雪量不足或气温偏高,可能影响冰雪项目体验。景区可通过人工造雪技术储备(如现有造雪设备覆盖 80% 雪道)及动态调整票价策略降低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
周边滑雪场(如万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及新兴冰雪目的地(如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可能分流客源。需强化差异化产品,如结合《盗墓笔记》IP 推出独家沉浸式剧情体验,或与高铁票务捆绑销售 “交通 + 住宿 + 景区” 套餐。

承载量与服务压力
尽管景区已提升承载量,但极端客流高峰仍可能导致体验下降。需进一步优化预约系统(如分时段入园)及应急响应机制,同时通过智慧导览、AI 客服等技术手段提升服务效率。

四、结论

综合交通革命、IP 营销、基础设施升级及市场红利,长白山 2025 年下半年客流预计达 210-230 万人次,同比增长 22%-27%;营收增量约 1.5-1.8 亿元,同比增幅 20%-25%。若沈白高铁通车后运营效果超预期,叠加冰雪季气候条件理想,客流与营收增速有望突破 30%。这一预测建立在现有信息基础上,实际表现需持续关注高铁运营数据、天气变化及消费市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