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观点
兆驰股份作为消费电子领域的多元化布局企业,在智能终端、LED 全产业链以及光通信等业务板块均取得显著进展。随着各业务板块协同效应逐渐显现,技术创新驱动产品升级,以及市场份额的稳步扩大,公司未来成长空间广阔。我们预计2026年公司营收有望达到380-420亿元,净利润为35-40亿元。基于相对估值法,给予公司2026年合理市值区间为875-1120亿元,对应目标股价为19.33-24.74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二、公司概况:多元化布局,打造产业生态
兆驰股份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深圳,是一家以家庭视听消费类电子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于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2429) ,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智能终端、LED全产业链、光通信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在智能终端领域,公司是全球重要的电视ODM厂商之一,2024年电视ODM出货量达1250万台,位居全球第二 ,产品涵盖液晶电视、智能机顶盒等,与全球多家知名品牌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LED业务方面,兆驰股份实现了从上游芯片、中游封装到下游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RGB芯片市场占有率超过50% 。光通信领域,公司积极布局光芯片、光器件和光模块业务,已完成光通信器件与模块的垂直整合,逐步实现技术突破和市场拓展。
三、行业分析
(一)智能终端行业
1.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全球智能终端市场规模庞大且保持稳定增长,根据Omdia数据,2024年全球电视出货量约2.3亿台,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年均2%-3%的增长率 。随着新兴市场消费升级以及智能电视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市场空间有望持续扩大。
2. 竞争格局:智能终端行业竞争激烈,头部企业凭借品牌、技术、渠道等优势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在电视ODM领域,兆驰股份、冠捷科技等企业处于行业前列,市场集中度较高。但随着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新进入者不断冲击市场格局,企业需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以保持竞争力。
(二)LED行业
1.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受益于下游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如显示、照明、汽车等领域对LED需求的持续增长,全球LED市场规模稳步扩大。2024年全球LED市场规模达到700亿美元左右 ,预计2025-2026年将保持10%-15%的年增长率,其中Mini/Micro LED等高端产品市场增长尤为迅速。
2. 竞争格局:LED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但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整合,头部企业优势逐渐凸显。兆驰股份凭借全产业链布局和技术创新能力,在LED芯片和封装领域已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与三安光电、华灿光电等企业共同构成行业第一梯队 。
(三)光通信行业
1.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随着5G网络建设、数据中心扩容以及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光通信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球光通信市场规模达到1000亿美元 ,预计2026年将超过13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其中,光模块作为光通信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高速率光模块(400G、800G及以上)市场需求增长迅猛。
2. 竞争格局:光通信行业竞争激烈,国内外企业众多。国外企业如Finisar、Lumentum等在高端光模块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国内企业中,中际旭创、新易盛等企业在高速光模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逐渐缩小与国际企业的差距。兆驰股份通过自主研发和产业整合,在光通信领域逐步崭露头角,有望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
四、业务分析
(一)智能终端业务
1. 业务模式与产品结构:公司智能终端业务以电视ODM为主,为客户提供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到销售的一站式服务。产品涵盖不同尺寸、不同分辨率的液晶电视,以及智能机顶盒等产品。近年来,公司积极推进产品结构升级,加大Mini LED电视等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投入。
2. 市场竞争力与份额: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公司在电视ODM市场具备较强的竞争力。2024年公司电视ODM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二 ,与Vizio、ONN等知名品牌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同时,公司不断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在越南等地设立生产基地,优化全球产业布局,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3. 业绩预测:预计2025-2026年,随着全球电视市场需求的稳步增长以及公司产品结构升级和市场份额的提升,智能终端业务营收将保持15%-20%的年增长率。考虑到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毛利率有望提升至18%-20%,预计2026年该业务板块净利润可达10-12亿元。
(二)LED全产业链业务
1. 业务模式与产品结构:公司LED业务涵盖上游芯片、中游封装和下游应用全产业链。在芯片领域,具备年产110万片晶圆(4寸片)的生产能力,RGB芯片市场占有率超50% ;封装环节,是国内外一线终端品牌的核心供应商;下游应用方面,产品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等领域。
2. 市场竞争力与份额:全产业链布局使公司在成本控制、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在Mini LED领域,公司技术领先,产品性能优异,已成为多家知名电视品牌的Mini LED背光模组和COB直显面板的主要供应商,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3. 业绩预测:随着LED行业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及公司在高端产品领域的持续拓展,预计2025-2026年LED全产业链业务营收将保持20%-25%的年增长率。由于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毛利率有望维持在25%-28%,预计2026年该业务板块净利润可达15-18亿元。
(三)光通信业务
1. 业务模式与产品结构:公司光通信业务主要包括光芯片、光器件和光模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已完成光通信器件与模块的垂直整合,产品涵盖100G及以下速率光模块以及用于光接入网的BOSA器件等 ,并积极布局400G、800G高速光模块市场。
2. 市场竞争力与份额:通过自主研发和产业整合,公司在光通信领域已取得一定技术突破和市场份额。在BOSA器件市场,已成为行业头部客户的重要供应商;在光模块市场,凭借产品性价比和快速响应能力,逐渐获得市场认可,出货量稳步增长。
3. 业绩预测:受益于光通信行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公司产品的不断升级和市场拓展,预计2025-2026年光通信业务营收将实现高速增长,年增长率可达50%-80%。考虑到前期研发投入较大,毛利率预计在20%-25%,预计2026年该业务板块净利润可达8-10亿元。
五、2026年业绩预测
综合以上各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6年兆驰股份营收和净利润将实现大幅增长。具体预测如下:
业务板块 2026年营收预测(亿元) 2026年净利润预测(亿元)
智能终端 160-180 10-12
LED全产业链 80-90 15-18
光通信 40-50 8-10
其他业务(预计) 100-100 2-3
合计 380-420 35-40
六、估值分析
(一)市盈率估值法(PE法)
选取智能终端、LED、光通信行业内可比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作为参考。当前行业平均市盈率在25-30倍左右 。考虑到兆驰股份的业务多元化以及各业务板块的增长潜力,给予公司2026年25-28倍市盈率估值。则2026年公司合理市值为875-1120亿元(35×25 = 875,40×28 = 1120) ,对应目标股价为19.33-24.74元(按总股本45.27亿股计算)。
(二)市净率估值法(PB法)
截至2025年中报,公司每股净资产为3.58元 。假设2026年每股净资产增长15%-20%,达到4.11-4.30元。参考行业平均市净率2.5-3倍,给予公司2026年2.5-2.8倍市净率估值。则公司合理市值为1027.5-1204亿元(4.11×2.5×45.27 = 1027.5,4.30×2.8×45.27 = 1204) ,对应目标股价为22.7-26.6元。
(三)分业务估值加总法
1. 智能终端业务:参考可比公司,给予18-20倍PE估值,对应市值180-240亿元(10×18 = 180,12×20 = 240)。
2. LED全产业链业务:给予25-28倍PE估值,对应市值375-504亿元(15×25 = 375,18×28 = 504)。
3. 光通信业务:给予30-35倍PE估值,对应市值240-350亿元(8×30 = 240,10×35 = 350)。
4. 其他业务:给予15-20倍PE估值,对应市值30-60亿元(2×15 = 30,3×20 = 60)。
业务估值加总后,公司合理市值为825-1154亿元,对应目标股价为18.22-25.49元。
综合以上三种估值方法,我们认为2026年兆驰股份的合理市值区间为875-1120亿元,对应目标股价为19.33-24.74元。
七、风险提示
1.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各业务板块竞争激烈,若公司不能持续提升技术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和降低成本,可能导致市场份额下降和盈利能力减弱。
2. 技术创新风险:行业技术更新换代快,若公司不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趋势,可能面临产品滞销和市场竞争力下降的风险。
3.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全球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消费者购买力和企业投资意愿,进而对公司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4.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产品生产所需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可能对公司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造成一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