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满仓的三个账户十只股票,在牛市人声鼎沸、大干快上的时刻,却准备锁仓封盘了。这几年每次买股票都是以吃息为初心,每次换来的都是股息和市值双丰收。我是个知足的吃息佬,在大好牛市来临之后,既没兴趣买十倍股,也没兴趣让账户奔跑,只觉得目前的持仓是最好的持仓,目前的状态是最好的状态,只好封盘。但封盘之前,对所持个股逐一小结还是有必要的,既是回头看,也是对关注者的一个交代。
第三篇:粤海投资h
首先说明,对现价的粤海投资,我既舍不得减一股,也舍不得加一股。
舍不得减一股,是相对我的成本价而言,税后股息率接近7%,在业绩稳定的股票里,很稀有了。
舍不得加一股,是相对现价而言,年度股息0.43元除以市价7.1元=6%,税后4.8%,也不低,但比我总持仓的平均股息率要低不少。
细心的人会问:粤海的股息率哪有税前6%?
这就是我想讲的第一个问题。
1、粤海投资的业绩到底怎么看、股息到底怎么算?
在2023年以前,粤海年利润一直稳定在40多亿,分红率明确为85%,所以一直是一个高分红的高息股。2024年由于旗下粤海置地的拖累,年利润下降,也不再承诺股息支付率,所以股息率下降。
粤海置地在2024年完成剥离,但还是影响了当年下半年利润和分红,但也是最后一次影响。
至于股息支付率,23、24年、以及今年上半年,都坚强地维持在65%。
又由于它是公用事业的供水股,所以,看粤海的利润和分红,拿今年上半年的乘以2就好。
一家主要为港深东大湾区供应自来水、业绩稳定、股息率较高的股票,怎么好像不抢手、也没怎么涨?
市场主要有三个疑虑。
2、下一期“东深供水项目特许经营权”要花多少钱?
粤海向香港70%、深圳50%和东莞8区县80%供水,这个经营权是向政府买的,上次没花现金,但2030年到期后大概率要花钱。有人说500亿,有人猜300亿……
至于我,在这些涉及政策层面的事情上,我从来不算账(因为怎么算都是猜测),只凭直觉、经验和常识。
就好比前年买银行股,如果算地产坏账这些,账算得越精准,越不敢买。
但我就买了,也许因为我是央企出身吧。
对粤海投资也一样,我已经几进几出了。
但这次不再出,现价也不想再进。
所以,关于上面这个问题,我觉得不是问题,也懒得回答了。
3、粤海要攒钱买经营权,还能高比例分红吗?
这个我也是凭常识。
分红多少,要看对谁更有利。粤海大股东占股58%,分多了谁拿的最多?
至于买经营权的问题,办法太多了。
更重要的是,这肉烂不烂都是在一个大锅里呀!
所以,这个问题,我也懒得细究,就是这么随性。
4、给香港供水,业绩会不会下滑?
不相信香港,就是不相信中国。
另外,不能随便进出的地方,一定是好地方。
关于粤海投资,就说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