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模块走大疆之路,不走光伏之路
市场上很多看空言论里面主要就是把光模块看成会走成以前光伏的老路,无脑之言真还成为散户们相信的下跌原因了, 为什么不会走成大疆的无人机产业之路?大疆成为商业无人机的头号顶级公司,为什么没有走成光伏之路呢?一大堆企业不是也有很多无人机产能吗?为什么无人机没有过剩?美国无人机产业,受到美国政府大力支持,资本市场也配合融到不少资本,但就是用户体验不好,可靠性差,无论如何竞争不过大疆的产品,这里面有很深刻的原因,就是可靠性,用户体验度是靠大量用户数据的积累才能提高的,无人机硬件早已到了技术天花板,性能的提高也已经到了极限,软件的开发必须靠大量的数据积累才能给你提高可靠度和用户体验的提升,这个和光模块有着比较相似的地方,无人机主要是广度应用上比较多,光模块主要是技术难度深度上比较难,同样美国有2家光模块公司,搞了好多年,也和英伟达有深度合作,但就是量起不来,主要是良率提高不了,造成这2家公司产供货量品是新易盛和中际旭创的零头都不到。华工科技号称能大量做1.6t的光模块,你和谁做测试?实验室数据是没有用的,固态电池实验室早做出来了,有什么用啊,喊了多年了,什么时候落地,我看未来一年也不可能。就像1.6t的大量应用,不会在2线厂商或得成功。 新易盛和中际旭创肯定是最早就已经做好数据测试的了,怎么可能会轮到二线上的?二线的道通无人机有可能挑战大疆的地位吗?虽然有大量的同类机型,但使用数据积累完全不能和大疆比的,客户量少,数据积累就少,客户反馈错误就越少,可靠性也就不能提高了。我是用道通无人机的,各种缺陷是知道的。 结论,就是光模块走的是无人机相同的路,技术迭代可以看到未来2年,头部地位越来越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