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开始,发现失业后的2个月的股市收入为负,还是大盘连续上涨的过程。看好的有业绩,有增长,有分红的绩优股持续下跌,很多人会对持股产生极大怀疑。
$美的集团(SZ000333)$ $迈瑞医疗(SZ300760)$ $伊利股份(SH600887)$
回顾投资历史,赚得最多的时候是2014 到 2015 年, 那时候和很多现在小登一样,狂追创业板和各种概念股,赚了很多钱。好在崩盘前转给同学了做了私募,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半年后这些小灯全部崩盘,好几个现在已经退市,包括贾不群 的乐视网。
后面疫情期间赚了不少,但是这2年随着老登股全面崩溃,慢慢都把最近几年的利润还回去了。
现在恰逢中年失业,需要重新反思以往投资模式,回到一个稳健增长的道路上。
第一条 是必须足够的便宜。 这一条收到 @@ericwarn丁宁 得启发。丁总能持续10年 20% 增长,这一套是理论证明行得通。只是这种机会需要极度耐心。如果你能极度耐心,等待市赚率 0.4 的机会,同时只看沪深300 的头部同时,赚钱只是时间问题,只是赚钱的幅度可能很有限。
第二条 概念再好也不能买贵了,即使现在高增长的小灯股,PE 到 PB 上百倍的公司绝对不是投资。而是投机。这种方式类似俄罗斯轮盘赌,碰到一枪就会致命。
第三条 必须 理解公司核心变量和变量的持续演化过程。类似理解美团的核心变量是效率,而不是补贴。通过持续学习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对于变量过于复杂的公司就放弃。比方是马上要炒作的可控核聚变,应该可以炒一轮,但是连可控核聚变的顶级专家还不知道哪一条路径会胜利,其中的产业链会随着技术路径变动而变得一文不值。
第四条 要利用经济规律和周期。这几个月 A股市场在整体上涨中呈现显著分化,“老登股”与“小登股”的概念本质上是市场风格轮动、经济周期错位及资金供需变化的综合结果。
目前顺周期类公司处于行业低谷,经济疲软与政策博弈的双重压制,可选和必选消费、地产及相关产业链(如家电、建材)因国内经济复苏乏力持续承压。食品饮料行业的估值都在历史 5% 左右低位,历史钟摆一直有效,只是时间待定。但全国范围内CPI仍处低位,失业率数据未见明显改善,导致市场对顺周期行业盈利修复预期反复下修。
未来市场的关键变量与配置策略
政策与经济数据的边际变化 若四季度CPI、社零等指标企稳回升,顺周期行业可能迎来估值修复。例如,家电行业因以旧换新政策刺激,9月销售额同比增长12.3%,部分龙头企业(如美的集团)已出现北向资金逆势加仓迹象。伊利股份同样也要走出周期底部,有可能为了2-3 年变成小灯股的过程,这时候适当配置只会输掉时间,不会输掉金钱。
当前科技板块估值已透支部分预期(中证TMT指数PE55倍),而低估值高股息资产的配置性价比逐步显现(沪深300股息率3.83%)。历史数据显示,当科技股与周期股的估值差超过1倍标准差时,风格切换概率显著增加。一定要选择,港股的科技股和一部分创新药估值明显低于 A 股的科技股和创新药,如果首先可以配置港股 腾讯, 美团, 或者药明系,具备一定安全边际。
明显高估 AI/人形机器人/现在储能 如寒武纪(AI 算力订单密集交付)、中际旭创(1.6T 模块量产); 要买只能博运气,不建议大资金的赌博了。本来10% 年收益就可以过好日子,为啥要博 100% 亏损或者收益呢?
参考我的 把股市当老板:中年失业者的发薪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