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技术路线:
冷板式:间接接触,散热效率中等。目前主流,技术成熟,可操作性强,运维成本低。目前市占率90%。可与风冷结合,传统模式过渡到冷板比较容易。
浸没式(增长点):直接接触,散热效率高。氟化液为主,初始投资高。对设备维护、密封有挑战,运维成本高。目前市占率10%。但芯片必须散热效率要高,因此未来市占率会提高。
喷淋式:直接接触,散热效果高。技术、生态不成熟。
2️⃣上游(忽略):零部件及设备。门槛不高,厂商多集中度不高,竞争格局分散。核心零部件多由中游的温控厂商来提供。
3️⃣中游(核心):高度定制化,更换成本高,一旦合作,粘性很高。
液冷服务器厂商(忽略):被巨头服务器厂商占领,进入壁垒高,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巨头服务器厂商对上下游议价能力都强,其他企业无进入空间。浪潮市占40%。增量市场带来的营收,对公司整体营收影响不大,所以忽略。
温控厂商(核心的核心):当前格局未定。相关小公司专注液冷技术,同时做自研零部件,一旦有增量市场,对整体营收影响大。
4️⃣下游:数据中心终端用户(主要是三大运营商、互联网巨头)。
5️⃣怎么选温控厂商:
业务纯度:液冷营收对公司整体盈利影响大小。
研发费用:占比大不大。
渠道关系:与哪些下游需求方合作。
业务进展:液冷产品进展、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