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亿长高

用户头像
十年知己
 · 四川  

以前我老是认为长高不适合风险偏好低的人买,我从来都说不要买,可能经不起这样的风险,其实现在我认为应该留10%的仓位给长高。

长春高新是异常优秀的,从2024年报,到今年中报,很多人说集采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好像影响不大,中报金赛还在增长。

很多人看利润,利润下滑看着严重,其实把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的增长划分到净利润里面,相对往年基本没有下滑太多。

当然很多人说这是靠销售费用提升带来的盈利,其实内部早已经千疮百孔。这话没毛病,但现实确实应该看看销售人员的增加,以及海外业务的增长显著,完事开头难,海外市场的打开必然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

长高转型是一超多强的多元化发展,是国际化发展,重要核心是国际化的创新药目标。

从目前取得的成绩看,海外收入大增,新管线批量上市,海外上市进展积极。足矣说明长高在国际化创新药发展上取得阶段成功。

未来创新药三巨头,希望有长高的一席之地,中国发展这么多年,逐步的走向国际化,我们有太多的优秀企业在国际上展露头角。光伏有隆基 通威 天合等,新能源比亚迪 宁德等,互联网有阿里 腾讯等,可医药有什么?

中国具备几千年的文明,有几千年的医药发展历史,也有巨大的人口市场,医药行业没有任何的理由不去争,大国就应当去争。

对比国内医药行业来看,研发投入比例最高的是百济神州 然后 恒瑞医药,长高以19%的比例基本排进前6,企业国药集团 华润集团,上海医药等,虽然营收高,但研发投入较低;这些都是加工链,就如同苹果与富士康的区别。

国际视野上,百济 恒瑞 复星都比较强,长高排个前五吧!药明康德虽然出名,但算个综合体,研发费用不高。

研发经验上,长高的生长激素是前所未有的成功,这也是长高的绝对优势。科研上虽然比不过百济神州的团队,但国内相比也是前三的存在,金磊一人就很牛了,而且有这么多年的经验积累,早就降低了核心人物的首位度了。

因此大胆一点,我认为长高就应该赌一把,直接继续提高研发费用,留着利润干嘛?四百亿的市值还怕怎么跌呢?大不了跌到两百亿。

赌对了,未来中国创新药三巨头之一,赌错了不过就损失两百亿市值罢了。留着现在赌一把,总比后面生在激素收入下滑时无能为力来得有意义。

百济属于化学制药,长高属于生物制药,两者区别上,化学制药成本更低,研发周期更短,易仿制;生物制药成本较高,研发周期长,较难仿制。

一、长高在生物制药上的绝对优势

生物制药领域长高营收第一,利润也是第二,与百济 恒瑞不同,化学制药领域可能是它们是老大,生物制药领域,长高绝对的老大。

创新药成功的因素之一是稳定的现金支持,今年中报研发投入继续增长,这是好事,说明长高管理层没把钱看得那么紧,穷扣的思维不能使长高再次伟大。

金赛管线在肺癌 肝癌方面布局不错,不过生物医药的研发周期一般15年,化学制药10年,高壁垒也存在高风险。

百济靠融资亏了五六百亿了,研发团队也是一流,公司名字百济神州也是够好听,长高确实没法比。

长高连续砸钱还不到百亿呢,金磊博士算比较一流的,但百济人家这么厉害的还有好几个。

长高管理层对金赛的绝对放权我认为是好事,不然金赛这么高的研发投入,可能也不会这么容易。

地产方面虽然资产占比较高(20%),但经营规模也不是很大,负债率60%,对比其余房开公司,我认为非常安全。

二、全球医药市值情况

全球前30的医药企业,中国才进去两个,全球龙头市值3万多亿。

中国百济破万亿应该可以,恒瑞也应该不难,药明康德属于外包研发,和纯创新药不太一样,全球前十如果中国进五家,那么百济 恒瑞 复星 药明可能机会很大,但复星又是一个综合体,药和医药器械都弄。

百济 恒瑞都是化学制药,生物制药总得有一个吧!不期待期待长高吗?

三、研发投入情况

研发总量来看,长高名列前茅,研发强度看也是前十。

大部分医药公司都是南方,北方就长高这么一个,在医疗领域的支持力度应该会空前,虽然北方经济不行,但科研实力可不差,西工大 西安电子科大 哈工大 这些名校可都是在北方。

长高背靠吉林大学,吉大可有白求恩医科大的基因,在化学和生物学也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这正好对口长高生物制药。

总体来看,长高是绝对的低估,八千亿或许是我吹牛了,但五百长高迟早回归。股价不上五百,一股不卖。五百的长高,市值也不过区区两千亿,作为生物制药龙头,这点估值怕什么?

百济神州是ai的寒武纪恒瑞医药中芯国际,那么长高能担任什么角色呢?

$长春高新(SZ000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