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薪金航空
 · 四川  

$奥精医疗(SH688613)$ $大博医疗(SZ002901)$ $威高骨科(SH688161)$ 骨科耗材可以补涨了~
骨科耗材板块的补涨逻辑主要基于政策改善、需求释放及企业基本面修复,而威高骨科奥精医疗相比大博医疗具备更显著的补涨空间,具体分析如下:


📈 一、骨科耗材行业整体补涨逻辑


集采政策边际改善,行业风险出清
规则优化:第六批耗材集采(药物球囊、泌尿介入类)延续“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中标率提升(如运动医学集采中标率达98%),平均降价幅度从早期89%收窄至74%,企业利润空间修复。
价格触底:骨科四大品类(关节、脊柱、创伤、运动医学)已实现集采全覆盖,终端价格降至低位,后续接续采购以量换价为主,进一步降价风险极小。
老龄化驱动需求放量,渗透率提升
骨科疾病与年龄强相关(60岁以上骨关节炎患病率超62%),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2.6%,且1963年婴儿潮人群进入老年期,将持续推高手术量。
集采后手术费用下降,基层医疗渗透率提升,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00亿元(2023年仅375亿元)。
业绩拐点确认,国产替代加速
2024年头部企业营收全面反弹(威高骨科净利+99%、春立医疗海外收入+78%),印证集采影响消化完毕。
外资退出中国市场(如捷迈邦美、史赛克),国产份额从不足30%提升至50%以上,头部企业市占率翻倍。


🏥 二、威高骨科:基本面全面修复,估值弹性突出


量价齐升的确定性高
销量增长:2024年脊柱、创伤、关节类产品销量分别增长14.3%、7.6%、51.7%,关节接续采购份额进一步提升。
价格企稳:人工关节续约中标价上涨5-6%,渠道模式调整(配送转经销)完成后,2025年出厂价趋于稳定。
产品线全覆盖,协同效应强
四大骨科业务均衡发展(关节29%、脊柱29%、运动医学19%、创伤17%),抗单一品类风险能力强。
布局骨科新材料(如骨水泥)及3D打印技术,技术壁垒提升。
估值修复空间大
2025Q1净利润同比增长48.4%,但股价仍低于行业估值中枢。随着集采利空出尽,PE(TTM)有望向30倍修复(当前约20倍)。


🔬 三、奥精医疗:技术壁垒+齿科增量,现金充裕支撑扩张


人工骨修复材料价格回升
集采后出厂价结束2年下降趋势,2024年新开发医院900家(+90%),销量放量带动业绩反转。
齿科业务爆发式增长
口腔骨修复材料“齿贝”收入增长82%,收购德国HumanTech Dental切入种植体市场,协同效应显著。
技术领先与现金优势
核心产品“骼金”为国内首个获FDA认证的人工骨,3D打印技术助力个性化植入物开发。
账上现金10亿元(占总市值37%),外延并购预期强烈。


⚖️ 四、威高/奥精 vs 大博医疗:补涨空间对比


企业
核心优势潜在风险补涨驱动因素
威高骨科
全品类覆盖、关节续约量价双升、渠道调整完成
运动医学起步较晚
业绩确定性高+估值修复(PE修复至30x)
奥精医疗
人工骨技术壁垒、齿科高增长、现金储备丰厚
收入规模较小(约5亿元)
技术溢价+并购预期(现金占比37%)
大博医疗
创伤领域优势(国产占比90%)、海外收入增长(+28.8%)
关节/脊柱市占率较低、品类单一
海外拓展+创伤集采份额
补涨逻辑:威高骨科业务结构更均衡,奥精医疗技术壁垒更高,两者在政策改善周期中业绩弹性更大。而大博医疗依赖创伤单一品类,在运动医学等新领域布局滞后,增长想象力较弱。


💎 结论:聚焦技术龙头与估值洼地

骨科耗材板块补涨的核心逻辑在于“政策压力出清+需求刚性释放”,威高骨科(全品类龙头)和奥精医疗(创新技术+现金充裕)具备更显著的修复空间:
威高骨科:受益关节/脊柱量价回升,2025年净利增速有望超30%,估值修复至30倍PE对应50%上行空间。
奥精医疗:人工骨价格企稳+齿科爆发,叠加10亿现金并购预期,15倍PE严重低估(行业均值35倍)。
💡 策略建议:短期关注集采接续中标结果(如脊柱续约),中长期布局海外拓展及创新技术企业。风险点在于医保支付进一步承压,但政策已明确“反内卷”,概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