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盛医药核心管线与全球化战略深度解读
今天来聊聊亚盛医药的核心管线和全球化战略。
一、为啥聊这个?
最近亚盛的高管们聊了俩关键事儿:一是APG-2449这药咋在全球铺开,二是不同抗癌药咋“联手”打怪。这俩事儿关系到咱国产创新药能不能真正走向世界,必须好好掰扯~
二、亚盛有啥“武器”?
亚盛医药构建了覆盖血液瘤到实体瘤的创新药矩阵,核心管线及关键信息如下:
一是APG-2449:能同时堵FAK、ALK、ROS1三个靶点,目前处于III期临床阶段,主要对付ALK耐药肺癌、间皮瘤。它是国内首个FAK抑制剂,还能穿透血脑屏障,对脑转移患者的颅内肿瘤控制效果突出。
二是APG-2575:专门堵Bcl-2蛋白,处于III期临床阶段,用于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等疾病。作为全球第二款申报上市的Bcl-2药物,亚盛和武田签了12亿美元的海外授权协议。
三是奥雷巴替尼:是第三代慢粒靶向药,已开展全球III期临床,可治疗慢粒、白血病、胃肠间质瘤。它是国内首个三代TKI,获得FDA批准开展全球试验,还和武田合作开拓欧美市场。
四是APG-115:能激活p53抑癌通路,处于I/II期临床阶段,适用于实体瘤、血液瘤。它拿了6个FDA孤儿药资格,联合PD-1使用时效果能翻倍。
三、APG-2449:国产药闯全球的关键
这药是全球首个“三联抑制剂”,专门对付肺癌里的“刺头”——ALK耐药突变。
1. 科学上咋厉害?
一是一次堵仨靶点:ALK、ROS1这些靶点容易“耐药”,但APG-2449同时堵FAK+ALK+ROS1,相当于给肿瘤布了“天罗地网”。
二是能进脑子杀瘤:肺癌脑转移是老大难,这药能穿透血脑屏障,临床数据里脑转移患者75%(9/12)颅内肿瘤缩小,比化疗强太多。
三是耐药后还有救:对用二代ALK药失效的患者,这药让45.5%(10/22)的肿瘤缩小,给没药可用的人留了条路。
2. 咋冲向全球?
一是国内先打基础:2024年中国药监局批了两项III期临床,针对肺癌耐药和初治患者,预计2026年申请上市。
二是学“奥雷巴替尼”找海外大佬:奥雷巴替尼和武田合作拿了12亿美元,APG-2449可能也会找辉瑞、默沙东这类巨头,借他们的渠道快速全球上市。
三是拓展新癌种:除了肺癌,还在探索间皮瘤、其他实体瘤,把市场盘子做大。
四、“RAS+FAK”:抗癌药的“组合拳”
现在抗癌讲究“联合疗法”,亚盛在研究RAS和FAK通路咋联手。
1. 原理是啥?
一是RAS通路:突变后会让肿瘤疯长,但现有药(比如KRAS G12C抑制剂)容易因为“旁路激活”耐药。
二是FAK通路:会激活YAP蛋白,阻止肿瘤“自杀”(凋亡)。堵了FAK,就能解除YAP的“保护”,让肿瘤凋亡。
2. 临床数据咋样?
一是联手增效:APG-2449(堵FAK)和APG-2575(堵Bcl-2)一起用,在白血病模型里杀瘤效果翻倍,凋亡标志物直线上升。
二是应对RAS突变:堵FAK能降低YAP,让RAS抑制剂更好使。亚盛早期数据显示,自家FAK抑制剂比竞品更能打。
3. 未来咋干?
一是和更多药组队:比如和安进的KRAS G12C抑制剂联用,解决“旁路耐药”问题。
二是精准找患者:通过检测pFAK、YAP的水平,挑最可能获益的患者,避免“盲试”。
五、亚盛全球化的“靠山”
能冲全球,不是光靠药好,还有这些支撑:
1. 钱从哪来?
一是两地上市:港股+纳斯达克,既拿国内资本,又吸引欧美长线资金,融资不愁。
二是 “里程碑付款”模式:和武田合作时,对方给12亿美元“里程碑款”,覆盖海外商业化,风险少了很多。
2. 临床咋铺全球?
一是全球多中心试验:40多项试验遍布中、美、澳、欧,加速攒数据、和各国药监沟通。
二是中美同步报:核心药如APG-2449、APG-2575同时在中美做临床,缩短上市时间差。
3. 抱大佬大腿
一是和跨国药企合作:武田、默沙东、阿斯利康这些巨头,能帮亚盛把药卖到欧美。
二是和顶级医院联动:梅奥诊所、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一起做研究,数据更权威,容易被国际认可。
六、挑战和机会并存
1. 难点在哪?
一是专利竞争:FAK抑制剂赛道越来越挤,得赶紧拓展新癌种,保住优势。
二是花钱太多:新机制药要进国际医保,得拿真实世界数据证明“值这个价”。
2. 机会有多大?
一是临床需求没满足:ALK耐药肺癌、RAS突变实体瘤这些领域,没啥好药,APG-2449正好能补上。
二是中国药出海红利:FDA越来越认可中美双报的数据,审批能更快。
总之亚盛走的路是:选别人没做的靶点(比如三联抑制)+ 研究通路咋联手 + 资本和临床一起使劲。APG-2449的III期临床不只是一个药的事儿,更是验证“中国研发→全球临床→国际卖药”模式的关键。等以后更多联合疗法数据出来,再加上海外伙伴,亚盛很可能成为全球抗癌药领域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