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酒旅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传统OTA(在线旅游平台)固化的竞争格局被电商巨头打破。6月18日京东高调推出三年“零佣金”的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直击行业佣金高企痛点;五天后阿里将飞猪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强化生态协同。美团则凭借本地生活超级入口地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激增87.3%,酒旅业务持续贡献近40%的经营利润率。
这一变革源于三重因素:一是市场格局固化导致商家怨声载道(头部OTA净利率超30%,而酒店集团仅8-12%);二是即时零售模式验证成功,日订单量突破1.5亿单的美团和8000万单的阿里具备向酒旅延伸的能力;三是政策推动文旅消费,国务院《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带动多地发放消费券,一季度国内旅游支出同比增长18%。新旧势力碰撞下,酒旅市场从OTA垄断走向生态竞争新阶段。
1 京东:供应链赋能破局者
(1)用户与生态优势:依托5.3亿活跃用户和3000万PLUS会员,京东以“零售+服务”组合切入酒旅。其核心策略是通过“订酒店送外卖券”等场景联动,将用户消费频次提升3-5倍。西南试点数据显示,接入京东酒世界的门店平均获客成本降低40%,复购率提升25%。但受限于入局时间(2025年6月),目前GMV份额仍低于3%,短期内规模效应尚未显现。
(2)供应链创新:采用 “北斗库存管理系统”压缩传统四级分销链路,区域周转率提升40%。通过与达达合作构建“30分钟极速达”网络,满足即时性酒水消费需求,该模式已覆盖西南地区2000个前置仓。京东提出的“三毛五供应链理论”(即通过供应链优化将商品流通成本压缩至35%)直击酒旅行业分销成本高企痛点,吸引大量中小商家入驻。
2. 美团:高频打低频的赢家
(1)流量与变现能力:凭借6亿MAU和1.5亿日订单的本地生活流量池,美团到店酒旅业务持续高增长。2025年Q1交易用户达3.8亿,GTV同比增长超90%,两年复合增速46%。据东北证券测算,其酒旅业务经营利润率长期维持在41.7%的高位,显著高于外卖业务,成为利润核心支柱。交银国际数据显示,美团以13%的GMV份额位居行业第三,但用户活跃度领先,日均打开频次达4.2次。
(2)下沉市场与AI赋能:通过直播和特价团购,三线城市以下市场贡献新增量的68%。2025年6月推出的“美团既白”AI工具实现95%的客服问题解决率,动态调价系统帮助酒店提升RevPAR(平均可出租房间收入)15%-20%。技术赋能下,美团酒店间夜量预计2025年将达8.8亿间,较2024年增长31%。
3.携程:高端护城河面临冲击
(1)规模与盈利优势:携程系(携程+去哪儿+同程)占据OTA市场71%的GMV份额(携程56%+同程15%),2024年营收532.9亿元,净利润率高达30.9%。其核心壁垒在于覆盖200万家高端酒店资源和全球化布局,海外业务贡献35%营收,TripGenie国际平台支持12种语言服务。
(2)增长隐忧显现:2025年Q1携程营收增速放缓至16%,净利润同比微降0.8%,反映京东入局带来的价格战压力。此前依赖的同程下沉导流模式也面临挑战——同程87%用户来自非一线城市,但京东美团正通过“百亿补贴”和即时零售分食该市场。
1.京东:会员生态重构价值链
(1)零佣金革命:京东以“三年免佣”击穿行业10%-25%的佣金体系,短期内吸引超5万家酒店入驻,其中单体酒店占比达72%。这直击了行业痛点——有商家直言“天下苦秦久矣”,部分平台在商家不知情时强制调价,而连锁酒店自建渠道成本高企(华住OTA订单占比仍达50%)。
(2)供应链赋能:基于零售积累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京东为酒店提供“三流合一”(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解决方案。例如通过科技金融企业大凡集团构建智能风控模型,降低商家资金周转成本30%。其“酒世界”项目将传统分销层级从四级压缩至三级,周转效率提升40%。
(3)场景创新:首创“酒旅+即时零售”融合场景。用户在京东预订酒店可同步触发外卖、打车等服务需求,实现订单价值提升2.8倍。PLUS会员的“生活服务包”整合家政、洗车等权益,强化用户粘性。
2.美团:本地协同的超级入口
(1)高频带低频:以外卖为流量起点(日单1.5亿),用户打开APP后30%会浏览到店酒旅内容,转化效率为行业平均的2.3倍。2025年Q1数据显示,酒店预订用户中65%由外卖业务导流而来。
(2)技术驱动效率:美团AI系统实现动态价格管理,帮助酒店提升OCC(入住率)10-15个百分点。其直播带货模式使特价房券销售占比提升至35%,下沉市场增速达90%。
3.携程:纵深防御与高端壁垒
(1)供应链深度管控:通过直采模式控制40%的高端酒店库存,建立价格壁垒。2025年4月同程收购万达酒店管理公司,新增2247家高端酒店资源,补足高端短板。携程系已形成从经济型(艺龙)到奢华酒店的全覆盖。
(2)全球化布局:Trip.com海外用户突破1亿,2024年国际酒店间夜量增长57%。疫情期间建立的海外供应链成为复苏期核心优势。
1.京东的会员导流策略在启动期展现出一定成效,但面临供应链深度不足的硬约束。从禀赋看,其核心优势在于:
(1)高价值用户基础:5600万PLUS会员年均消费额达非会员的8倍,消费力与酒旅客群高度契合;
(2)即时零售协同:通过“订酒店送外卖券”策略,成功将酒旅订单转化至京东到家业务,618期间联动订单占比达42%;
(3)零佣金政策吸引力:中小酒店入驻意愿强烈,上线首周商家数突破2万家,其中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达68%。
京东的破局面临三重挑战:
(1)供应链成熟度差距:酒店覆盖量仅30万家(携程为140万),高星酒店资源尤其匮乏,短期内难以满足高端需求;
(2)服务能力短板:复杂售后场景(如机票退改签、旅行纠纷调解)缺乏专业团队,易引发用户体验危机;
(3)流量属性错配:京东主站用户以商品消费心智为主,旅行决策转化路径较长,2025年6月酒旅频道用户停留时长仅美团同业务的1/3。
若能在2年内实现服务标准化,京东有望占据酒旅市场15%份额。
2.美团:高频生态的统治力
美团的护城河体现为三位一体优势:
(1)流量成本优势:外卖骑手日均配送32单,酒旅业务获客成本仅行业平均的1/3
(2)数据资产壁垒:用户LBS数据积累达5.4万亿条,支撑需求预测准确率91%
(3)商户协同网络:到店业务连接890万商户,形成供给端规模效应
风险在于抖音本地生活分流,以及京东的“零佣金”对中小商家吸引力。
3.携程:高端市场的双重挑战
携程的护城河在于高端资源控制+全球化布局,但正遭遇夹击:
(1)上游资源流失:锦江、华住等自建渠道(华住会贡献66.4%间夜量),削弱OTA议价权
(2)下游流量分化:抖音以“内容种草+直播”抢占年轻客群,高端酒店营销预算分流15%
(3)京东供应链替代:京东新通路为酒店提供更低成本的布草、洗护用品采购,动摇携程供应链增值服务模式
携程需加速整合同程下沉流量,同时提升海外业务占比至50%以上以平衡风险。
酒旅市场的竞争本质已从流量争夺升级为生态体系对决。京东以“零佣金+供应链+会员”三位一体模式撕开缺口,短期成功吸引大量中小商家,但其护城河深度取决于服务体验的标准化能力(当前履约评分仅4.2,低于美团的4.7)。美团凭借高频刚需业务铸就的流量成本优势和41.7%的经营利润率,仍是可持续盈利模型的标杆,但需应对市场份额稀释风险。携程的高端资源壁垒短期内难以撼动,但30.9%的净利润率将承受价格战压力,全球化布局成为关键缓冲带。
对投资者而言,三大信号值得追踪:
(1)京东PLUS会员的酒旅渗透率:若6个月内超30%会员使用酒旅服务,预示生态协同成功;
(2)美团海外酒旅布局进展:出境游复苏下国际化将成为新增长极;
(3)携程技术投入转化效率:AI客服已提升满意度7个百分点,需关注技术能否压降获客成本。
未来24个月将是市场格局重塑的关键期,新势力能否将战术奇袭转化为战略优势,取决于对“成本结构-用户体验-商户赋能”三角关系的重构能力。而最终胜出者,必定是能同时驾驭供应链效率与生态协同的复合型选手。
$美团-W(03690)$ $京东集团-SW(09618)$ $携程集团-S(0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