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联储9月降息周期的开启,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显著增强,叠加港股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恒生指数近期强势突破关键阻力位,再创阶段性新高。这一趋势背后,不仅是外资对港股“性价比”优势的认可,更体现了市场对科技、消费等核心资产的长期信心。在降息驱动的“补涨”逻辑下,港股市场正迎来内外资共振的黄金窗口期,而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百济神州等龙头企业作为港股核心资产的代表,其护城河与行业地位或将推动新一轮估值重构,以下综合分析。
1.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美联储降息直接降低了全球资本的融资成本,美元指数走弱带动人民币升值预期,进一步吸引南向资金与外资加速流入港股市场。恒生指数的上涨不仅提振了风险偏好,还通过“资产再定价”效应强化了港股对全球资金的吸引力,尤其在AI、半导体、互联网、机器人、创新药等高成长性行业中表现突出。
2.利好板块:
(1)科技与AI产业链:恒生科技指数作为港股科技龙头的代表,囊括阿里、腾讯等核心资产,其估值修复逻辑与AI大模型迭代、算力需求爆发高度契合。
(2)消费与可选消费:受益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消费力释放,以及“反内卷”政策对消费场景的刺激(如旅游、电商),腾讯的社交电商和阿里巴巴的本地生活业务将直接受益。
(3)生物医药与创新药:百济神州等企业的创新药管线在港股估值洼地中更具吸引力,叠加全球医疗需求升级,其国际化布局有望成为增长新引擎。
1. 腾讯控股:
(1)核心竞争力:社交生态(微信/WeChat)与游戏IP(如《王者荣耀》)的双引擎模式,以及云计算和金融科技的持续投入,构建了强大的用户黏性和技术壁垒。
(2)护城河:庞大的用户基数(全球超12亿月活)和多元化的生态闭环(内容+支付+广告),使其在降息周期中具备抗波动能力。
(3)后市判断:短期受惠于科技板块补涨,长期需关注AI业务商业化进展。若维持现有增速,股价仍有上行空间,但需警惕内容监管与用户增长瓶颈。
2. 阿里巴巴:
(1)核心竞争力:电商领域的“双11”“618”等超级促销活动形成的流量护城河,以及菜鸟网络、平头哥半导体等基础设施布局。
(2)护城河:本地生活业务(饿了么、闪购、高德)与AI驱动的“通义千问”大模型,为其在消费复苏和AI应用落地中提供差异化优势。
(3)后市判断:财报超预期与AI叙事回归将支撑估值修复,但需关注竞争加剧(如拼多多低价策略)和地缘政治风险对跨境业务的影响。
3. 百济神州:
(1)核心竞争力:全球领先的创新药研发能力(如泽布替尼)与中美双报的国际化战略,覆盖肿瘤、免疫等多个高潜力领域。
(2)护城河:与诺华等跨国药企的合作关系,以及港股生物科技板块的估值修复预期,为其提供资金与市场支持。
(3)后市判断:若全球医药政策放宽(如医保谈判优化),其创新药管线商业化有望加速,但需警惕研发失败风险和行业竞争白热化。
恒生指数在美联储降息与港股估值修复的双重驱动下,已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腾讯、阿里巴巴凭借生态护城河与AI布局,百济神州依托创新药研发与国际化能力,均有望在结构性行情中脱颖而出。投资者可继续持有这些核心资产,但需动态关注政策导向、企业盈利兑现能力及全球流动性变化。从长期看,港股科技与消费板块的“低估值+高成长”组合仍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恒生指数有望在内外资共振下再攀新高。最后我持有以上股票,静待降息到来,继续持有。此时此刻奉上一首诗句:“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
$腾讯控股(00700)$ $阿里巴巴-W(09988)$ $百济神州(0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