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集团这波操作不简单:RWA赛道上的文旅黑马已就位

用户头像
江瀚视野
 · 上海  

$飞扬集团(01901)$ 最近港股市场不温不火,但飞扬集团01901.HK)的一连串动作却让人眼前一亮。一边是折价配股募资,剑指RWA赛道;另一边高管在全球产业联盟大会上高调发声,抛出文旅资产数字化的"三权合一"杀招。这组合拳打出来,明眼人都能看出,这家文旅老兵是铁了心要在新赛道上搏一把。今天就从资本动作、布局逻辑和市场前景三个维度,聊聊飞扬集团的投资价值,看看它是不是能在16万亿的RWA市场里分到一块大蛋糕。

折价配股藏玄机,真金白银押注RWA

7月29日,飞扬集团公告以每股0.201港元配售1.664亿股新股,这个价格较前一天收盘价折让了19.6%。消息一出,不少投资者可能心里犯嘀咕:这折价幅度可不算小,是不是公司出了什么问题?但如果你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这步棋其实下得很有讲究。

首先,3300万港元的净募资额虽然不算特别多,但对于市值只有2亿多港元的飞扬集团来说,这笔钱能起到的杠杆效应可不小。公告里说得明明白白,资金将全部投向RWA、区块链和人工智能领域。要知道,在数字科技领域,有时候几百万的投入就能撬动一个颠覆性的项目,这种"轻量化、小步快跑"的模式,对于资源有限的上市公司来说,反而是最务实的选择。

其次,这个折价幅度其实也在合理范围内。港股市场上,为了快速完成募资、吸引长期资金,适度折价是常见操作。就像一位长期研究港股的分析师说的,这种方式既能高效拿到钱,又能给新投资者一个不错的入场机会,反而可能吸引那些看好RWA赛道的长线资金。毕竟,真正的聪明人看的不是一时的价格波动,而是公司长远的布局。

更关键的是,这笔钱的投向直指当下最火的RWA赛道。波士顿咨询集团预测,到2030年RWA市场规模将达到16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现在全球股市总市值的五分之一还多。飞扬集团在这个时候砸下真金白银,显然是看准了这个赛道的巨大潜力,其布局亮点在于:

成本曲线优势:依托香港虚拟资产监管政策红利(如VATP发牌制度),作为港股上市公司在合规性与国际资本对接上具备天然优势,相当于站在“行业成本曲线左端”,与“低成本企业久期更长”的逻辑相通。其“三权合一”模式通过模块化开发降低试错成本,符合数字科技“轻量化扩张”的特性。

场景错位竞争:与聚焦大宗商品房地产的RWA玩家不同,飞扬集团深耕文旅细分赛道,“全球穆斯林・美丽中国行”精准切入未被充分满足的入境游市场,通过资产数字化提升线路定制效率与用户粘性,形成差异化壁垒。这种“区域+场景”的双重错位,类似陕西煤业中国神华的“销售区域互补”模式,可规避同质化竞争。

"三权合一"模式破局,文旅RWA玩出新花样

就在配股公告发布的第二天,飞扬集团战略投资人李杰明在RWA全球产业联盟启动大会上的发言,彻底揭开了公司的布局底牌。他提出的"三权合一"模式,把文旅资产数字化玩出了新高度。

简单来说,就是让参与特定旅游产品的用户同步获得三重权益。这种模式可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真正抓住了文旅行业的痛点。现在的旅游市场,同质化严重,用户粘性低,而"三权合一"模式能让用户在消费的同时,还能享受到资产增值等额外权益,这无疑会大大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忠诚度。

首个落地的"全球穆斯林・美丽中国行"项目就很有代表性。这个项目瞄准了全球穆斯林入境游这个细分市场,充分体现了公司"尊重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更妙的是,项目拟由阿联酋持牌交易所Minax发行管理,这既规避了不少合规风险,又能借助国际交易所的平台扩大影响力。这种精准定位加合规操作的组合,让人想起了万孚生物在海外市场的拓展策略,都是通过差异化布局打开新空间。

飞扬集团的这个布局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和自身的主业完美结合。李杰明说得很实在:“飞扬始终是旅游服务提供者,而非技术概念的追逐者。”这一点与中电互联助力某烟花企业数字化转型颇为相似,中电互联针对烟花企业生产过程监管不完善、生产计划不准确等痛点,定制数字化转型方案,通过升级安全生产监测系统等举措,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生产,而不是盲目追求技术的炫酷。飞扬集团把数字化作为赋能文旅主业的工具,这种脚踏实地的态度,反而更容易在新赛道上走得稳、走得远。

港股市场看潜力,估值重塑机会来了?

在港股市场,科技类企业的估值分化很大,但那些能在新兴领域展现出明确前景和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往往能获得资金的青睐。飞扬集团现在就处在这样一个关键的节点上,其优势在于:

短期安全边际:折让配股为新投资者提供了成本优势,而募资资金投向明确,符合港股“务实资本运作”的偏好。参考中国神华“久期叙事初期估值率先提升”的路径,若公司能在1-2个季度内披露RWA项目用户增长数据,有望触发估值修复。

长期久期潜力:文旅资产的存续周期长、用户复购率高,一旦完成数字化改造,其资产久期将显著延长。当前公司市值仅2.1亿港元,若RWA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0%,按行业平均PS估算,市值存在翻倍空间。

从估值角度看,目前飞扬集团的市值还不到募资额的7倍。如果"三权合一"模式能成功跑通,"全球穆斯林・美丽中国行"项目取得不错的市场反响,公司的估值很可能会迎来重塑。参考朗新科技在新能源充电桩 RWA 项目成功融资后的市场表现,以及中电互联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后企业在行业内影响力提升带来的价值增长,飞扬集团在RWA领域的突破,完全有可能让市场对它的认知从传统文旅企业转向 "文旅+科技" 双驱动的新型公司,到时候PE、股价、市值都会有想象空间。

再看看港股市场的整体环境,对于这种有明确战略、有实际动作的公司,资金往往会给予更多关注。特别是RWA赛道在港股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相关的估值体系也比较成熟。如果飞扬集团能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上持续发力,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很可能会获得不错的估值溢价。

当然,投资总有风险。RWA领域的技术还在不断发展,监管政策也在逐步完善,这些都可能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不确定性。但反过来想,正是因为有这些不确定性,才给了我们低价布局的机会。就像当初煤炭行业从“弹性叙事”转向“久期叙事”时,那些率先布局的公司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现在的飞扬集团,很可能就处在类似的关键转折点上。

综上,飞扬集团的RWA布局并非概念炒作,而是以资本为笔、以场景为纸的务实探索。在港股“久期叙事”渐成主流的背景下,其文旅赛道的差异化布局与业绩验证潜力,使其具备成为“高胜率标的”的特质,值得长期跟踪其项目落地进度与现金流变化。@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