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杠杆率看银行的生意模式和社会经济发展

用户头像
cp73
 · 上海  

银行是一个古老的生意模式。

很多人对银行的生意模式及其与其它公司的共生利益关系没有从底层理解。认为银行吸血而看不到银行对实体经济的巨大贡献。

根据统计上市非金融企业的ROA2024年约5~8%,今年上半年约5~7%。取个平均值约6%左右。如果这些企业不向银行贷款负债经营,它们的杠杆率为1,ROE就是ROA即6%左右,如果按长期平均的10%折现率计算,它们的估值只能给0.6倍PB,远远低于目前A股平均PB1.8。差了3倍。

实际A股非金融企业平均负债率约62%左右,即杠杆率2.63。因为企业的平均ROA=6%,远高于贷款利率,贷款利率实际目前低于4%,近似按3.8%算,那企业的ROE=2.63*6%-1.63*3.8%=9.6%。

企业因为获得银行贷款支持,ROE由不上杠杆的原始6%提升到了9.6%,提升60%。

从这里可以看出银行与企业是互利共赢关系,银行帮助企业提升ROE及利润。只要企业的ROA6%远大于贷款利率3.8%,企业就有扩张的动力。银行就有扩张的资产。

企业的ROA越高,贷款扩张的动力越大,能承受的贷款利率也越高,理论上在没有其它约束的条件下,这个扩张进程只到扩张的边际ROE贡献为零才会停止。所以利率是个重要的经济宏观调控指标,它决定了企业盈亏和扩张的平衡线。

但银行贷款利率3.8%,过低了有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原来ROA低于5%的企业属于落后生产力,本应快速去产能退出,让出有限的土地,劳动力,资源,资金给先进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你3.8%的贷款却让这些落后生产力可以活的很好,短期看企业破产倒闭减少,银行不良改善,但长期看却是在阻碍社会经济的优胜劣汰,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降低社会经济发展的中长期增长率!

如果银行的存款成本是2%,对应3.8%的贷款利率,银行的ROA就是3.8%-2%-0.5%信用成本-0.5%管理成本=0.8%。

银行的杠杆率大行约13倍左右,所以它的ROE大约就是10.4%左右。部分优秀区域银行ROA有1%左右,杠杆率能到16倍左右,ROE就在16%左右。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企业的利润分配中,金融资本的贷款利率是远低于企业的ROA的,金融资本的ROA更是远远低于企业的ROA。

但金融资本的杠杆率13~16倍是远高于企业的杠杆率2.63。由于金融资本的杠杆率远远高于产业资本,所以金融资本的ROE接近产业资本获取社会平均收益率。部分优势区域银行和社会优势企业一样获取超出平均水平的超额收益。

由于银行的贷款利率远低于企业的ROA,银行的贷款是一种优先级排在企业利润前面的优先级资产,即使企业的利润波动,企业亏损了,理论上企业只要还没资不抵债,银行的贷款就不会蒙受损失。真实由于这个特性,在经济繁荣期,企业的超额利润主要由企业分享,企业切的蛋糕更大;但在经济低迷期,获取固定收益的银行资本受影响更小,企业切割的蛋糕相对变小了。

理想的理性银行,对于ROA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企业,应该大幅提升贷款利率,利率应该与风险大小成正比。这样才能通过锦上添花,釜底抽薪实现社会经济的优胜劣汰,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的健康,促进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

所以银行对困难企业的扶持与让利,本质上是违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权宜之计。发展经济要权衡好长痛与短痛,当下与长远的平衡。

因为银行与普通企业最大的差异就是杠杆率,所以银行的资产质量是投资银行的核心!现在的资产配置结构蕴含着未来的不良和信用成本。一个资产表干净的银行可以快速永续滚大雪球,一个资产表不干净的银行,后面就会陷入资产质量的泥潭,步履蹒跚。

一个优秀银行的经营要学会风险定价,既要看到当下,更要着眼于未来。在利率受环境限制是要配置低信用成本资产,对银行来说真正的贷款利率是名义利率-信用成本。切勿被短期政策蒙蔽了双眼。

经济低迷期,社会经济平均收益率的降低,会缩短估值的标尺折现率,比如一个果园,某年大冰雹导致减产一半,你不能按当年减半的产量给果园定价折半,因为后面很多年并不都会有大冰雹。

从空间轴上看不同的行业,新兴行业不断涌现,部分行业不断衰退。新陈代谢生生不息。企业总是面临成长到衰老的过程。但银行本质上不是一个普通的含行业,而是一个社会经济的映射。跟随GDP+通胀永续增长长青。

从时间轴上看,银行由于类似优先股的特性,在经济低迷期相对切分到更多蛋糕,由于估值标尺的变化,会获得相对的超额收益。在经济繁荣期会获得绝对的超额收益。这样几个周期下来银行业会获得超越单个行业一个GDP增长的超额收益。因为GDP的增长扣除通胀因素,增量大都是新兴行业贡献的,但这个新兴行业未来也会变成成熟产业衰老。而新兴行业的技术突破,总是会提升利润率,在人口不变的情况下提升劳动生产率,带来增长,吸引大量的投资,这里一级市场高价募集资本金作为风险担保金,其余很大一部分要靠银行信贷。银行资金总是从衰退行业退出进入到新兴行业内。比如从地产退出进入从1到N的新兴科技行业。至于从0到1的公司,10个里面不一定有一个能长大,与银行信贷的风险收益不匹配,需要资本市场来买单。高价募资,有了足够的资本金担保就可以配套银行信贷资金了。

从行业的长期成长性来看,银行超越市场上几乎所有行业。

从ROE来看银行超越市场平均水平。

而银行的估值却远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这种状况未来只有三种可能:

1)银行利润掉下来。

银行的资产受资本充足率约束,银行的净资产会约束M2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这样金融反而会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在经济低迷期货币收缩这是监管和央行绝对不能允许的。

2)银行估值不修复,银行投资者长期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年化收益率。这个拉一下各指数的历史曲线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到。

3)银行估值修复到市场平均水平,未来获得市场平均收益率。

$招商银行(SH600036)$ $成都银行(SH601838)$ $江苏银行(SH6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