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2025Q2后思考

用户头像
舟宿夜江
 · 浙江  

结合拼多多二季度财报讲讲我最近的观察:

1.首先聊聊,temu。q1/q2,因为美国关税政策变化前后,temu补贴了美区半托管商家的,大概物流环节补贴了2.99美元一单,这个体现在营销费用增长上面。这个季度因为砍掉了美区营销预算,看起来就比较复杂点。如果参考Q1,可能更显性点,营销费用很大一部分增加是来自于补贴temu半托管商家以应对关税。

2.同时,temu因为要合规、以及提高用户体验,现在无论半托管还是全托管都要在美国建立前置仓(能租则租,不租就自己掏钱建)这就显著增加了营业成本,也是业务毛利率降低的原因。现在美区仍然是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但业务模式倾向已经全面转向全托管,全托管现在展开模式是消费者下单,国内商家货物入temu国内仓,temu负责打包、空运到美国,然后以集装箱内货物成本价进行报关、缴税,进入美国后进行贴标分发。这样可以做到关税成本最低。

3.全托管仍旧是temu增速最大的业务模式,因为商家多,之间竞争比较充分,商家要求较低,这样temu定价权相对更高,体现在财务上,预计Q3佣金收入相对Q2有比较大环比增速,但品类和实效性是劣势,半托管相当于第三方平台模式,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但现阶段,我判断temu管理层仍然认为现在是temu发展初期阶段,全托管是最适合的,全托管更类似于自营业务,这次电话会议中,他们自己定位自己还在非常初级阶段,和我自己理解是一致的。总体上,经营思路是向亚马逊看齐,开始是自营,到一定阶段后增加第三方平台收入,只是关税政策等让这个节奏提前了。

4.Q3美区全力搞全托管,Q1/Q2半托管商家2.99美金补贴基本就没有了,且如果半托管要增长,还要自己投流,和全托管一起竞争了,这块就少了不少营销费用。

5.美国关税政策变化相当于给temu做了个极端压力测试,目前看起来temu应对的还不错,算想对平稳过去了,现在美区在7月份重新增加营销投流,增长的还不错,又回到关税前发展节奏概率很大了。所以,估计Q3 temu营销费用有增、有减增速大概率也不太会显著提高。

———————————————————————————————————————

6.国内业务,还是非常稳健,现在还是“养鱼”阶段,电话会议也讲了不少扶持商家的政策以及做法,为下一阶段重新提高take rate做铺垫。这次拼多多管理层也明确说了,他们进入一个行业,持续做事情,思考最重要的是能否为消费者做点不同的,带来一定差异化。其实这也是拼多多为什么take rate长期可以不断拉高的基础,定价权来自于提供了别人提供不了的价值。无论拼多多还是temu,都是类似的做事方式。当国补路线退出后,我对拼多多国内业务长期持续赚钱,赚大钱很有信心。

7.这次管理层表述延续了黄铮在的时候,对于创业的态度。“创业本身做久了之后,你会发现有点悖论的地方在于,这个公司好的时候,其实往往你每天是如履薄冰的,但是你如果哪天觉得很安全,很舒服的时候,那往往这个公司就开始出问题了。”

所以,作为创业者的拼多多,不能有一丝思想放松和滑坡。每时每刻都要如履薄冰。这也是拼多多高效率的副产品,尽管会让投资人感到不舒服。拼多多创业十年,现在毛估估一个季度可以赚300亿+,平均每天赚3亿+。就像考试考了95分的学生,天天告诉自己和父母,我还不够好,竞争很大,我要努力学习,争取做的更好。好吧,那你肯定是全村的希望。。。$拼多多(P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