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固态电池设备这条线,做的功课笔记整理贴一些出来:
1、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设备市场成最先受益环节:根据EVTank的预测,2025-2030年全球固态(包含半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11.1/33.9/87.6/192.7/361.8/614.1GWh,国海证券预测2025-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设备市场总空间有望达39.0/91.2/188.0/315.3/422.8/504.6亿元,同比+208%/+134%/+106%/+68%/+34%/+19%。另外方正证券测算,预计到2030年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209GWh,其中,半固态电池147GWh,全固态63GWh。预计2030年固态电池设备市场规模约为408亿元,其中半固态设备市场规模220亿元,全固态设备市场规模189亿元。(备注:两家券商给出的2030年固态电池设备市场数据相差100亿左右,这个数据需要持续跟踪各家固态电池设备上市公司的报表数据来做综合分析)
2、设备环节:固态电池产线持续推进,设备环节有望率先受益,前段、中段设备是布局关键。其中,前段设备以干法电极设备为主,辊压机是核心设备。中段设备,叠片机适配性更高,有望替代卷绕机,实现渗透率提升,等静压机有望引入使用。PTFE纤维化法有望成为前道干法成膜的主流方案,通过混料、纤维化设备实现材料拉丝成团,再由辊压机压实成电极膜,再将正负极片/电解质热复合。相关设备用量明显提升,且对设备工作压力、精度、均匀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3、全固态电池叠片设备的精度和数量要求更高,设备商强者恒强(价值量占比25%):固态电池的电极和电解质具有脆性特性,无法使用传统卷到芯Z字叠片工艺,需采用单片叠片方式,通常由多对机械手同时完成正极、负极(含电解质膜)的叠片。由于仅能单片叠,且没有PE隔膜提供连接,叠片工艺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大幅提升,同时为匹配叠片作业,需要更多机械手,高难度和更多需求推动叠片环节设备量价齐升。先导智能叠片设备技术领先,在头部客户市占率最高,固态电池叠片领域延续其优势;利元亨也已向头部整车厂固态电池玩家交付叠片设备。
4、【先导智能】全球唯一全固态整线方案,干法成膜精度±1μm,涂布-热压-封装设备市占率超70%;获海内外车企/固态电池企业整线订单,宁德时代GWh级产线合作。【赢合科技】第三代干法集成设备降本30%,向头部客户交付固态涂布/辊压/转印设备。【利元亨】全固态电池高压化成(80-100吨)、等静压(≤3MPa)技术领先;中标头部车企整线订单,美国首条固态电池前段设备出机。
5、去年看了几家券商的研报说,固态电池这条线,设备是优先受益的,我是非常认同这个观点的(这点来源于自身工作中对制造企业的了解),所以,从去年开始我就在做固态电池这条线的功课。平时我做功课时,我更倾向于做一些券商研报核心观点的收集(从中找到自己认知上能认同的观点),然后就是一些数据整理比对,比对各家券商给出的行业数据,再结合固态电池产业链上各家上市公司逐步出来的数据做汇总比照,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怎么说呢,不管最终做那条线的投资,发现最终挣的仍然是认知的钱,如果在固态电池这条线,哪怕这个方向有5年十倍,如果我的认知只有60分,那么可能熬不到一倍受益,中途可能就被甩下车了。反正不管怎样,心态要好,挣多挣少,能挣就是赢,不枉费日夜操劳的学习整理。成就感也是一种精神受益,它有时候比物质收益更让人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