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庆节第四天,时间过的太快了,港美股也没开盘,多少有些无聊,我们继续聊点有意思的事情。
如果要避开人流今天出发是不错的选择,大多数人都是一二号出发,六七号返程,酒店价格从四号开始就降价了,各大景区人流量开始减少,这是我在人海中多年奋斗得到的直观经验。
优秀的人有两种,一种是逆周期干,避开最大的竞争力,一种是顺周期看,就是干的比别人好,第一种的难度远低于第二种。
现在的科技股就是第二种,我是七月底开始强推人工智能和芯片的,当时很多人骂我,到了八月中旬我清仓后,九月份科技股暴涨,超多人骂我,现实就是这么反差。
还是忍不住提个醒,人工智能和芯片尽管火爆,短期涨幅实在是太大了,十月份我个人判断要回调,美股纳斯达克已经有涨不动的苗头了,经常红,但就是冲不动。
说说蜜雪冰城吧,股价已经从618.5元跌到381.4元,市盈率25.66,市值1447.87亿,25年上半年赚了26.93亿,同比增长42.9%。
其实我很早就注意到这家店了,但是从来没去过,第一,我觉得喝这种奶茶不健康,第二,人太多了拥挤,第三,感觉有点low,看不上。
直到今年318蜜雪被曝光使用个过夜柠檬片,网友一边倒维护和支持蜜雪冰城,我才大吃一惊,这个品牌为啥怎么猛?
“没睡过觉的柠檬我还不喝呢”,“那咋了 那它用的也是真水果”,
“蜜雪退到我身后”,
“喝完蜜雪闹肚子了,原来是吃了隔壁的黄焖鸡闹的”
然后到今年七月份,美团和阿里外卖大战,小区门口的蜜雪冰城拿一个大桶在摆地摊,喇叭不停叫唤:蜜雪薅羊毛,0.99元一杯,买的人实在太多了,我也人从众去买了一杯,从此一发不可收,成为蜜雪铁粉。
研究了一下蜜雪冰城能崛起核心是高质平价的品牌定位,主打6元以下的饮品(如2元冰淇淋、4元柠檬水),与当时市场上高价茶饮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极致性价比策略精准切中下沉市场(如三四线城市、高校学生)的需求,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径迅速扩张。其创始人张红超的创业经历(贫民窟出身)也强化了品牌亲民形象,被消费者称为“贫民窟女孩的救星”。
IP的打造也很成功,2018年与华与华合作设计“雪王”形象(戴王冠的雪人),简单易记,成为品牌超级符号。2021年推出洗脑神曲《蜜雪冰城甜蜜蜜》,成本不足10万元却创90亿次播放量,衍生多语言、方言版本,形成现象级传播。
推出《雪王驾到》动画片(2025年多语言全球发行)、短视频、漫画等,赋予IP人格化属性(如“首席品控官”职位),持续强化年轻化、时尚的品牌形象。
品牌定位+IP输出+全产业链布局+下沉市场和海外扩张,最后成就了现在看到的蜜雪冰城。
除了扩张店数,提高单店盈利能力也很重要。
近日,蜜雪冰城于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合计以2.97亿元的价格获得鲜啤品牌“鲜啤福鹿家”共53%的股权。
该鲜啤品牌的母公司实控人之一是蜜雪集团的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张红甫的配偶田海霞,后者在交易前持有的股权达到60.05%。
近似于老公买老婆手里的资产,因此是蜜雪集团的关联交易。
对于此次投资的理由,蜜雪集团在公告中提到:该投资后,本集团的产品品类将从现制果饮、茶饮、冰淇淋和咖啡延伸至现打鲜啤,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高质平价产品的共同需求,践行本集团“让全球每个人享受高质平价的美味”的使命。
如果发展顺利,我们可能就要在蜜雪冰城小店里面买到现打鲜啤了,这对传统的青岛啤酒等企业形成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