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财政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按照这个方案,个人申请 3% 利率的消费贷,能享受 1% 的贴息优惠,算下来实际利率仅 2%。此次贴息覆盖范围挺广 。
就在前段时间,外媒纷纷传出我国房贷利率将大幅下降的消息,从当前政策发力刺激消费与房地产市场的趋势来看,说不定房贷利率大降这事,真会在不久后也会成为现实
当下有个非常明显的态势,人民币的无风险利率在持续走低,美元的无风险利率要开始走低,无论怎么看,无风险利率事实上就是要持续往下走了。
先看国内,存款利息已经低到历史极低值的区间了,你把钱存银行,或者买那些保本保息的理财,能拿到的收益,已经低到让很多人没脾气的地步 —— 这不是主观感受,是实实在在的事实。
背后的逻辑不复杂,经济结构在调,发展节奏在变化,再叠加人口老龄化的长期影响,几股力量拧在一起,就形成了现在的局面。具体的传导链条不用抠太细,咱们投资者抓住 “利率低” 这个核心现状就行。
更关键的是,以前咱们老百姓手里有闲钱,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房地产,这是个超级蓄水池,能把海量资金稳稳兜住。但现在这池子基本废了。
那这些钱总得找去处吧?大类资产里兜兜转转,好像也就两条路:要么继续趴在银行吃那点微薄利息,要么就得往股市、基金这些权益类资产里走。可问题是,银行那点利息现在实在太没吸引力了,逼着资金不得不重新做选择,现在的问题无非是老百姓的风险偏好没上来,或者直白点说,股市的赚钱效应还没体现出来。
再看美元这边,十年期美债利率作为全球资产定价之锚,其下行趋势已经比较明确。
当前利率在 4.25% 左右,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的大方向很清晰。鲍威尔任期将满,特朗普为了中期选举,对降息的诉求非常直接,再加上美国就业市场显露降温迹象,这些都在强化降息的预期。
当美元降息与国内低利率形成共振,全球资金必然会重新寻找定价洼地。资金如水,总是往回报更优的地方流动,这对各类资产的定价逻辑会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
无风险利率下行,理论上会对资产估值形成支撑,但这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还受风险偏好、经济预期等因素影响,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当前低利率环境对资产估值的友好性,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最后要强调的是,这不是说要基于宏观趋势做投资决策,无风险利率是定价锚,可不是什么可以无视的“宏观”,其变化直接关系到资产的合理价值,理解这个“事实”,才能在微观层面更好地判断一个资产到底值多少钱。
$五粮液(SZ000858)$ $贵州茅台(SH600519)$ $腾讯控股(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