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投资者应该如何做投资研究?

用户头像
浩然斯坦
 · 上海  

有人问我,写福耀那篇文章的信息是从哪儿来的?怎么能写出这么详实的内容?有什么特别渠道?

其实真没什么 “独家渠道”,全是笨功夫,前前后后花了三个月,把能找到的财报、研报、网上的分析文章,只要沾边的都搜过来,堆在那儿一篇篇读:这家公司的生意逻辑是什么?财报里的关键数据藏着什么问题?别人的分析有没有漏了啥?读透了再总结、再琢磨,慢慢就有了文章的框架。说白了,写好一篇投资分析,没什么秘密,就是别想着走捷径,把该做的 “笨活” 做透。

我平时爱看看脱口秀,暑假里最开心的就是跟老婆、孩子一起坐在电视前看。今年《脱口秀和他的朋友们》里有个细节,我记到现在:有个演员说,上台前那个段子,他在线下已经讲了四十多遍了 ,哪儿卡壳就改哪儿,观众没笑就调节奏,一遍一遍磨,最后才能在台上有那种 “信手拈来” 的效果。

你看台上那些妙语连珠,好像是靠天赋随手来的,其实根本不是 ,这跟写分析文章一样,都是 “笨功夫” 堆出来的。哪有什么 “一学就会的完美方法”?无非是一遍不行再来一遍,慢慢把活儿做细、做扎实。

凌鹏写过一篇文章,说个人投资者的优势,我特别认同。

他说 “草根没机构那种随手能拿到的资源,只能盯着市场最本源的东西,可这偏偏是优势”

资源多了有时候是双刃剑,要花精力去拿、去维护,比如赶各种应酬,看着热闹,其实大多是 “人群里的虚幻安全感”,没多大用。

咱们普通人没这些牵绊,反而能专心盯着公司本身、盯着财报本身,精力更集中。你看雪球上不少文章,分析得比机构研报还透,就是这个道理。

别觉得咱们干不过机构,其实只要守住价值投资的几个基石,根本不用慌:不碰杠杆,买股票就像买公司(别当筹码炒),只在能力圈里做事(看不懂的再火也不碰),留够安全边际,长期持有(不是说长期才是价值投资,而是指别被短期波动晃走),再以适度分散的方式建立一个文件的投资组合。

这么做,长期看不会亏,无非是赚多赚少的区别;而要跑赢那些主流机构,其实是大概率的事。机构要应付排名、要控回撤、要管一堆杂事,咱们不用,只要把 “笨功夫” 做足,盯着对的事死磕就行。

对个人投资者来说,不用羡慕别人有资源、有天赋,把该做的 “笨功夫” 做到位:读透财报、搞懂生意、守住原则,就能赚到自己该赚的钱,我们这种个人投资者踏实下笨功夫,反而能走得稳、走得远。

@今日话题 $福耀玻璃(SH600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