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始祖鸟 “炸山事件” 对安踏体育的影响

用户头像
浩然斯坦
 · 上海  

首先得搞清楚始祖鸟在安踏体系里的位置。

始祖鸟是亚玛芬体育旗下的牌子,而亚玛芬和安踏的关系,是安踏控股但后来股份慢慢变少的联营状态。2019 年的时候,安踏联合方源资本、腾讯这些伙伴,花了 46.6 亿欧元(差不多 370 亿人民币)把亚玛芬整个买下来,当时安踏出了 15.43 亿欧元,占了 57.95% 的股份,是最大股东。但后来亚玛芬上市发新股募资,安踏的股份就稀释到 44.5% 了,到 2024 年安踏财报里还提到,因为亚玛芬又做了配售之类的操作,账面多了 20.9 亿的摊薄利得,现在安踏持股已经降到 39.49% 了。

更关键的是亚玛芬给安踏赚的钱其实很少。2024 年安踏总共赚了 119 亿 Non-IFRS 净利润,亚玛芬只贡献了大概 2 亿,剩下的 117 亿都是安踏自己的主品牌、FILA,还有迪桑特、可隆这些 “其他” 自营品牌赚的,就算始祖鸟这段时间受影响,对安踏整体利润的拖累也就这 2 亿,在2024财年 119 亿的盘子里不算啥。

而且安踏现在的增长根本不靠亚玛芬,主要靠的是迪桑特、可隆这些自营的 “其他” 品牌,2024 年这些品牌就赚了 30.5 亿净利润,今年的增速依然高达 50%,这个速度特别亮眼,照这个趋势,三年后这些品牌大概率能多赚 25 到 40 亿,这才是支撑安踏利润增长的核心动力。

再看估值,市场有时候会把亚玛芬的价值跟安踏捆在一起算,亚玛芬现在市值大概 1478 亿人民币,安踏那 39.49% 的股份对应差不多 584 亿,要是从安踏当前 2487 亿的市值里把这 584 亿去掉,剩下的 1903 亿对应 117 亿的自营净利润,市盈率才 16.3 倍,就算不剔除,整体 21.3 倍的市盈率,跟耐克阿迪达斯这些全球头部品牌比,也算是合理水平,16.3 倍反而有点被低估了,亚玛芬更像安踏的 “安全垫”,有价值但没完全体现在市值里

再说说舆论这边,不是所有负面事件影响都一样。

之前耐克 “新疆棉”、李宁 “X 旗” 那是政治敏感事儿,直接戳中底线,而始祖鸟这次是环保合规的争议,事件本身是 “放烟花符不符合环保标准”,而且品牌方早就跟政府报备审批过了,只要后续公关团队把环保证明、审批细节说清楚,争议慢慢就淡了,跟政治风险比,影响要短期得多,也容易化解。

再严重点是品牌调性问题,这个目前有些说不清道不明,要看后续调研来判断。

现在舆论有点跑偏,总盯着品牌方和艺术家,其实环保活动合不合规,核心责任在审批单位,要是地方政府都批了,说明流程上没问题,现在反而没人问审批单位解释审批逻辑,就盯着始祖鸟和蔡国强骂,或许舆论场上,昂贵的始祖鸟及其背后的圈层人群,在很多人眼里天然有原罪吧。

始祖鸟的核心客户买始祖鸟是因为产品性能好,以及能代表圈层,大多不会因为一次环保争议就不买了,真正在乎这事儿的大多不是核心客群。

扎个心吧——目前来看,这个赛道里始祖鸟还没有替代品,现实里有道德洁癖的人其实很少。

至于投资层面,按现在的趋势,2028 年安踏净利润大概能到 176 亿,参考全球头部运动品牌的估值,给 22.5 倍市盈率的话,三年后合理估值差不多 4000 亿人民币,按 “未来估值折一半” 的买入原则,现在理想的买入点是 2000 亿,对应股价大概 78 港币。

仓位上我给安踏体育的上限设 10% 到 15% 比较合适,分三步买:94 港币开始买一点,跌到 86 港币再加点,跌到 78 港币就到理想买点了。现在已经持有大概 5% 的仓位,要是今天股价跌到 86 港币,就再补点仓。

总的来说,始祖鸟炸山这事儿就是短期事件,不是长期风险。财务上亚玛芬贡献少,自营品牌才是主力;舆论上环保争议能化解,比不上政治风险;投资上估值合理,还有清晰的增长空间。对安踏和始祖鸟来说,这是一次 “压力测试”,能够测出来它的基本盘到底有多稳,我对安踏是有信心的,与我而言短期波动反而可能是布局的机会。

$安踏体育(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