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他的阿里商业模式如何?且看4下图及分析。
提到阿里巴巴,不少人心里会打个问号:“这几年它到底咋样了?还能像以前那样‘赚大钱’吗?”
其实,要搞清楚一家公司还能不能打,看数据最实在。今天咱们就拿着阿里的几张关键数据表,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看看它的 “赚钱底色”。
先看净资产收益率(ROE)—— 这指标像 “赚钱效率检测器”:公司每拿出 1 块钱净资产(简单理解为 “股东投的钱 + 积累的利润”),能赚回多少钱。
从图里能看到,阿里在 2016 年简直是 “神级表现”,ROE 冲到了39.32%!啥概念?相当于投 1 块钱,能赚将近 4 毛,这 “印钞机” 效率,当时没几家公司能比。
但后来,这数字一路往下掉,到 2022 年只剩下6.54%。不少人慌了:“阿里是不是不行了?”
别急着下结论。最近几年,ROE 又慢慢往上爬了,2025 年到了12.89%。虽然离巅峰还差不少,但 “触底反弹” 的趋势很明显。
为啥会这样?说白了,前些年阿里疯狂搞新业务(比如云计算、本地生活、大健康),这些业务前期要砸很多钱,相当于 “净资产” 变多了,但新业务暂时没赚到大钱,所以 ROE 就被拉低了。现在新业务慢慢走上正轨,赚钱效率自然就回来了。
有些公司利润看着高,实际没收到多少钱,这叫 “纸面富贵”。但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不一样 —— 它是公司从日常经营里 “真真正正收到的钱”,这才是 “真金白银”。
看阿里的现金流,太有意思了:2021 年,净利润才74.16 亿,但经营性现金流直接飙到352.72 亿!相当于净利润的 4 倍多。啥意思?那年阿里表面赚得不多,实际 “闷声发大财”,手里收到的钱比报表利润多得多。
再看 2023 年,净利润100.54 亿,现金流290.69 亿;2024 年净利润175.5 亿,现金流257.35 亿。不管哪年,现金流都比净利润多不少。
这说明啥?阿里的核心电商业务(淘宝、天猫这些)“造血能力” 还是杠杠的。消费者买东西、商家做生意,钱是实实在在流到阿里口袋里的,根本没 “玩虚的”。
净利润就像 “成绩单”,能直接看出公司赚了多少。阿里的净利润走势,简直是 “过山车”:
2015 年赚110 亿,2016 年突然掉到59 亿(可能是当年投入多);之后慢慢涨,2020 年冲到218 亿的高峰;然后又掉,2021 年只剩74 亿;最近几年又开始回升,2024 年到了175 亿。
这波动看着吓人,其实背后是阿里在 “换挡”。前些年反垄断监管收紧,阿里得调整业务;同时还要大力投新业务(比如阿里云、海外电商),这些都要花钱,利润自然受影响。现在调整得差不多了,新业务也开始贡献利润,“成绩单” 就又好看了。
毛利率是 “扣除直接成本后,剩下的利润比例”,越高说明公司 “赚钱的本事” 越强。
阿里最巅峰的时候,2015 年毛利率高达68.72%!差不多卖 100 块东西,扣除成本能剩 68 块,这简直是 “暴利”。
但后来,毛利率一路下滑,2022 年跌到36.76%。很多人开始担心:“阿里是不是越来越不赚钱了?”
但从最新数据看,毛利率又开始回升了,2025 年到了39.95%。虽然离当年的 “暴利时代” 还有距离,但 “止跌回升” 的信号很明确。
为啥会回升?可能是淘宝、天猫的商家更赚钱了,平台提成更稳定;也可能是阿里云这些高毛利业务(云计算本身毛利率就不低)越做越好,拉高了整体水平。总之,阿里 “赚钱的本钱”,正在慢慢恢复。
现在的阿里,确实不是当年那个 “躺着赚” 的巨头了。但你要说它不行了,数据又不答应:
赚钱效率(ROE)在 “触底反弹”;
真金白银(经营性现金流)一直很扎实;
净利润从 “低谷” 往回升;
毛利率也在 “慢慢回血”。
这说明,阿里正在经历 “成熟后的转型”—— 从靠核心电商 “吃老本”,变成 “核心电商 + 新业务(云、海外、本地生活等)” 共同驱动。转型肯定有阵痛,但从数据看,它已经走过最难受的阶段,正在重新找回 “赚钱机器” 的节奏。
所以,别用老眼光看阿里,也别被短期的波动吓着。它的 “底牌”,其实还挺硬的。股市有风险如是需谨慎。加关注,并点赞转发,后续陆续加载,谢谢大家!大家觉得他的商业模式如何?$阿里巴巴-W(09988)$ $阿里巴巴-W(09988)$ $阿里巴巴概念(BK0515)$ #阿里巴巴# #港股# #股票#